资源描述:
《浅谈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就其转变的原因、内容、历史意义和主要缺陷进行了探讨。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民族主义思想在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针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就其转变的原因、内容、历史意义和主要缺陷进行了探讨。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因素。斗争
2、的失败、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的变化都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转变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因斗争失败而转变在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功地推翻了满清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担任了临时大总统,可以说此时孙中山对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非常认可和肯定的。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革命党自身的涣散等问题,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而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复辟帝制等行为,使孙中山不得不于1913年7月发动二次革命,希望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帮助下,打败了讨袁军,二次革命宣告失败。1
3、917年7月,段祺瑞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立即开展了护法战争。但护法战争也以失败告终,这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是达不到护法救国的目的,并开始对帝国主义感到失望。所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斗争的屡次失败,使他对其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思考和反思。可以说,斗争的失败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之一。(二)因国际背景变化而转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十月革命前夕,俄国与中国一
4、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境地,因此孙中山本人一直非常关心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材料。孙中山认为,当时最符合俄国人民心理者,莫如民族主义。①正是因为俄国人民反对列强束缚的民族主义的兴盛,使得俄国人民焕发出极大革命热情,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瓦解了帝国主义的围攻。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举起反帝的旗帜。因此,当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国际背景,使孙中山认识到中国也可以学习俄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这成为其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三)因
5、国内环境变化而转变警惕极端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主要思潮之一,它在西欧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有巨大影响力。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欧,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主义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民族主义是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主要思潮之一,它在西欧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有巨大影响力。一、什么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有悠久的历史,他最早出现于莱布茨格大学的校园里,但民族主义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EB哈斯把民族主义比作大象,按照他的盲人摸象理论,每个研究者只认识到民族主义的一个部分,人们是很难认识到民族主义的真谛的
6、。概括说来,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民族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如卡尔顿海斯、汉斯科恩。另一类认为民族主义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如约翰布勒依、安东尼史密斯。综上所述,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转化为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观念力量。在众多的定义中,我认为民族主义产生于各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是基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之上的,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而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往往会演化为民族主义运动。二、极端民族主义的两种
7、表现(一)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民族虚无主义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各民族之间无差别,无民族之分,这也就否定了民族文化和民族遗产。民族虚无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变相的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推行的,他们把本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宣扬民族优越性,企图压迫、剥削其他民族,造成民族歧视,以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甚至以此为旗号,发动战争,奴役和压迫其他民族,发展自己的殖民地,使其他民族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说起大国沙文主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苏联,在冷战时期,苏
8、联对一些国家进行制度和思想的输入,让他们照搬苏联模式,以巩固苏联的霸主地位,这就表现为一种大国沙文主义。可见,民族虚无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阶段独有的,任何国家都可能出现,所以,我们要警惕陷入民族虚无主义。(二)狭隘民族主义1919年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