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95544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伟大的汉语小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伟大的汉语小说论文..毕业在文明史上,乐舞乃童年之风尚,歌诗则少年之雅好。唐诗时代尚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浪漫的情愫吐为华章,宛如异彩斑斓的花朵。由唐入宋,诗味随文化心理之老成逐渐转淡,再到后来,只有出身蛮族的萨都剌、纳兰性德之辈还能为诗艺带来清新的意境。诗亡而后说部兴。通都大邑的勾栏瓦舍乃章回小说之摇篮——在那里艺人绘声绘色的说唱使列位看官浑然忘己..毕业,完全沉浸于惊心动魄的梦幻中。伟大的汉语小说可能借鉴民间艺人的话本,却不像后者那样刻意迎合市民的趣味。每一部皆具独特的生命,以其生动的意象和严密的组织展现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较之凡庸有如巍巍泰山屹立于齐鲁平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
2、中隐约可见诗三百以及唐宋诗词的意境。《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理性发育形成的科层组织崩解之后,社会仿佛倒退回以私人感情为枢轴的封建时代。那是历史的童年——充满浪漫色彩的英雄时代。彼时之英雄传奇往往作为美丽的历史童话在文明的意识深处保存下来,流衍为诸如“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一类的民间故事。若像儿童一样仰头望人,视野内便会出现八九尺长、威风凛凛的壮士豪杰——两军对敌只见阵前二将厮杀,刀枪相向。英雄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挺矛大喝可令百万雄师败退如潮涌。童心之意象永远都是善恶分明.黑白显著。“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苏轼《志林
3、》。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象征内心深处童稚的依恋;曹操则欺君罔上、威福自用,代表肉身官感带来的利欲之私——在一悲一喜间下意识表层的习气已如尘垢般脱落,而潜藏心中的纯真感情则随动作表情显露无余。由作家加工整理的《三国演义》完美地结合了民间文艺的童稚意象与史官文化的老成思维。所谓“历史小说”沉湎其中便当它是“历史”,醒过神来才知其为“小说”。像《二十四史演义》只是叙述外在事实,无与于伟大的历史感;《三国》作者则将全部的生命融入历史,当他娓娓道来之际,我们仿佛在聆听历史老人回首往事。小说所展现的政治舞台像原始丛林一样处处潜伏杀机,而活跃其间的霸主豪雄则如野兽般目光锐利、嗅觉灵敏,时常
4、竖耳谛听周围动静,随时准备向政敌伸出利爪。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备的仁慈只能是政治家的仁慈而非妇人之仁——这是小说不同于童话般的民间故事的真实感。作者罗贯中曾有志图王,他是此道中人,故而能将权力斗争写得出神入化。感觉就像有个大政治家在结合千变万化的形势讲解谋略之运用——奇谋妙计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诸葛亮和曹操一样长于权谋,所不同的是在他的身上永远看不到一个“我”字——善恶标准就在封建道德。曹氏家臣之忠贞死节者亦在作者褒扬之列。时值乱世,生存需要使反叛成为生活之常规。殊死的搏杀所在皆是,而命运的安排往往难如人意——当忠臣义士以鲜血和生命赢得自己的尊严时,他们所维护的价值显得何等的
5、崇高美好。《水浒传》《三国》情节紧张,《水浒》节奏舒缓。《三国》半文半白,较为贵族化;《水浒》纯用白话,完全平民化。《三国》侧重政治军事斗争,好像平面的浮雕;《水浒》则兼及社会生活图景,有类立体的圆雕。此其二者相异之大较。施耐庵以生花妙笔再现了彼时之秘密社会的内部状况,就连鄙俗的粗口也散发出泥土的气息。这是从来的士大夫不屑正眼打量的强梁世界,而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一种博大而温润的同情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冲州撞府的江洋大盗变成志行高洁的英雄好汉,而峨冠博带的大人先生则沦为无法无天的匪寇盗贼。熟悉古典中国文化的人会感到天旋地转般的思想震撼。唯其如此,这部诲盗之
6、“怒书”在明末社会大动乱中产生了类似近代《民约论》和《共产党宣言》的巨大影响。《水浒》所描述的秘密社会可以视为上古氏族公社在文明心智发育之后的异变形态。原始的公社犹如和谐无间的大家庭,而当货力为己之小家庭形成后便开始作为文明之童真退居下意识的社会深层,在其上面出现了合理化的科层组织。战国之际社会上尚可见到富有侠义精神的墨家教团,至宋元时代此类组织已因社会机制之老化隐伏科层下面——这就好比少年将童趣摆在脸上,老人则将其深藏心中。当时政治腐败有如沉疴之老朽:朝廷里有蔡太师、高太尉,地方上有梁中书、贺太守,基层还有镇关西、西门庆。无法见容于黑暗的社会,一百零八个原始人般的叛逆者殊途同
7、归、聚义梁山——他们八方共域.异姓一家,都一般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好汉们替天行道,劫富救贫,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没有家庭观念,亦不因如色而起意,好色如王英即为“江湖大义”所鄙薄。梁山泊愈是兴旺,大宋朝就愈是衰弱——“宋江”乃作者对症所开之药方。此人深具国家观念,别人热心山寨的事业,他想得更多的却是社稷之福祉——只有当“梁山”与“大宋”由对立走向谐和,社会政治才可能因原始生命之焕发而得以革新。“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至其最终失败,国家也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