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92690
大小:9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实验室检查(一)尿液检查1.尿糖测定:①尿糖阳性是诊断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②肾糖阈:DM肾疾患升高,妊娠时降低。2.尿酮体阳性:①新发病者提示1型DM;②对2型DM或正治疗者,提示疗效不满意或出现重要的合并症。(二)血糖测定(1)血糖测定是诊断主要依据,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2)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3)静脉全血、血浆、血清和毛细血管全血测定。(4)血糖测定是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5)一次测定称点值仅代表瞬间血糖水平;一日多次测定可更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三)糖化血红蛋白A1c和糖化血浆蛋白测
2、定GHbAl为血红蛋白两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化合而成,为不可逆反应,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其中以HbAlc为主。GHbAl反映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参考范围3%~6%。人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与葡萄糖化合产生果糖胺(FA),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1.7~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c和糖化血浆蛋白测定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四)胰岛β细胞功能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适用于血糖高于正常未达诊断标淮者。(2)不限饮食和正常活动2~3天后清
3、晨进行。(3)试验前禁食至少10h,可以饮水。(4)取空腹血,5min内饮75g葡萄糖粉的水溶液250~300ml,服糖后30min、1h和2h取血。2.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反映胰岛素释放第一时相,适用于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吸收不良综合征者。(五)OGTT-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8OGTT同时测定,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帮助分型、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也用于研究。1.胰岛素释放试验。(1)正常人基础胰岛素浓度为5~20mU/L,服糖后30~60min达顶峰,为基础值5~10倍,3h后降至基础水平。(2)1型D
4、M时呈低平曲线。(3)2型DM早相分泌降低,晚相分泌(2h、3h)绝对值升高、下降或分泌绝对缺乏。右图为胰岛素释放试验。图中下面蓝线基本没有曲线,提示没有胰岛素储备;红线为正常人胰岛素释放曲线,可见空腹时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葡萄糖后迅速上升,30分钟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小时后恢复到空腹水平;黄线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曲线,空腹时胰岛素水平已经较高,口服葡萄糖后缓慢上升,1个半小时候达到高峰,2小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紫线为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释放曲线,口服葡萄糖后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但整体胰岛素水平持续维持在较高
5、水平。2.C肽释放试验。(1)等分子量由胰岛β细胞释放,被肝脏摄取少(<10%),半衰期长(10~13.5min),外周血浓度为胰岛素5~10倍。(2)不受外源胰岛素影响,较准确反映β细胞功能。(3)OGTT-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4)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5)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进入体循环胰岛素量。(6)两者间差为肝脏摄取胰岛素的量。(六)其他1.血脂谱:①甘油三酯;②总胆固醇;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3.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
6、红、白细胞。4.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二、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健康,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糖尿病治疗宗旨是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目标分为良好、一般和不良三个等级,见下表。8糖尿病治疗要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糖尿病教育。(一)糖尿病教育(1)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DM控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提高疗效,改善
7、生活质量。(2)糖尿病为终身疾病,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需持之以恒。需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饮食和运动;药物治疗常识;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技术;低血糖识别与预防。(3)医疗保健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二)饮食控制饮食控制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清淡饮食及不动烟酒等。饮食控制中能量平衡是核心。三大产热营养素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本身不是营养素,它是由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所释放出来的。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按中国人膳食习惯:(1)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应为
8、25%~30%。(2)蛋白质占总能量的比例应为10%~15%。(3)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应为55%~60%。(三)运动疗法8(1)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2)因人而宜,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3)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4)每周至少5次,每次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