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琼瑶小说的悲剧色彩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琼瑶小说的悲剧色彩的论文 如果说琼瑶小说中的命运观念和随之而来的悲哀情绪只是她世界观不自觉的流露,那么,如何游刃有余地驾驭这些观念与情绪,并打动读者?她的方法便是就着命运观念,写出一篇又一篇具有悲剧色彩的感人佳作。 对于什么是悲剧,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曾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他所谓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的合理要求、理想以及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优良品质等;而“矛盾冲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上述的人的合理要求、理想等未能实现。这是将悲剧放入历史长河中考察所得
2、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它作为纵向的考虑。 而从横向方面考虑,我们抛开历史条件对于悲剧的作用不管,悲剧该是怎样的面目呢?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强调了悲剧所反映的特定对象,他所说的“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品质,而“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遭受的挫折、失败和牺牲。 对照以上两位伟人给悲剧所下的定义,不难发现,琼瑶是深得悲剧要领的。这表现在她对作品的悲剧处理上。 琼瑶不断思考着人生、社会、历史,有烦恼有追求,而她思索得最多的还是新旧社会伦理的矛盾。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越来越
3、成为束缚人们精神生活的枷锁,新的社会(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道德伦理标准和秩序(来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但事实上,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要比社会要素中的任何一样(包括政权、阶级)都更难摧毁,当现代人决意要摧毁时,必然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痛苦。这一矛盾正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 琼瑶便着意写了在这种悲剧性矛盾下的失败。她的人物们对旧的东西曾经反抗过,对新的东西曾经追求过:夏寒山毅然向妻子提出了离婚;婉露因为讨厌孟樵封建古板的母亲而和他分手……但这样一个封建主义渗进骨髓的社会使他们四面楚歌,他们在充分
4、展示了新事物的合理性之后却失败了。夏寒山最终不敢正视自己已崩溃的婚姻,婉露等男女主人公们对封建家庭的妥协,反映了历史必然要求的不能实现,此为悲剧色彩之一。 琼瑶将她全部的同情和爱护都倾注在她的人物身上。她恨不得将人物写得愈完美愈好,鲁迅所说的“有价值的东西”在琼瑶小说里俯拾皆是,人物被塑造得具有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一个个都是温良敦厚、好学上进、有事业心的青年,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要求也是正当合理的。有人对此颇有微词,笔者以为是不公正的。因为她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虽然她极爱她的人物,但出于人生观的悲哀,她仍然不得已要把这些完美的人物放进她编织的命运的罗网或者矛盾的夹缝中
5、加以摧残。人物愈是完美无缺,遭受的打击愈是沉重。比如江淮(《雁儿在林梢》)是个总编,美男子,地位高,生活优越,总该是幸福了吧,但命运却让他在人生的中途失去心爱的人。她笔下的年轻人虽然均是有所作为,但他们对爱情的渴望,显示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失火的天堂》中洁玲可算是完美无缺了,但命运却要让她时时记住她就是那个受尽了折磨和侮辱的菀豆花,她自杀了!有价值而极美好的东西遭遇毁灭或是遭受折磨,此为悲剧色彩之二。 当然,我们说琼瑶的小说具有悲剧色彩,还在于小说中普遍的悲剧情调。除了前面所说的悲剧是人物所意识到的,还有些浓重的悲剧情调却是人物甚至是作者也没有意识到的。 这些人物往往是
6、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是命运压抑之下心灵被扭曲的神经质,例如《在水一方》里那个心胸狭窄、牢骚满腹、对什么都看不惯的朱诗尧。而他们“神经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爱情的态度上。琼瑶人物的爱情被写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冷冷热热、疯疯癫癫,他们的爱情来得莫明其妙,爱得也狠,也痴,也狂,仿佛这世界上就只剩下了他(她)这么一个可人儿。《聚散两依依》中高寒对贺盼之的追求,既武断又有韧劲,追不到手死不罢休。这种神经质中还含着些孩子气,男孩子们一失恋便要飞往美国,像孩子做错了事一样不敢面对现实,要逃离现场,如《一颗红豆》中的致文,《却上心头》中的阿奇。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琼瑶小说中有些人物已
7、经厌倦了过于完美,为了在残缺和不幸中寻找另一种美,甚至表现出疯颠的痴狂。《彩云飞》中孟云楼对涵妮的爱,《燃烧吧,火鸟》中凌康对巧眉的爱,都用痴狂的举动诠释着残缺、遗憾的美。 琼瑶小说悲剧的中心是“命运”,如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一样。社会力量(在琼瑶作品中主要表现在新的尚未成形的伦理道德秩序)的失败,给人巨大的恐慌,使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以至于重新拾起“命运”来抵挡一切。命运观念也就成了琼瑶小说悲剧色彩的关键。 悲剧魅力的关键在于失败和毁灭在欣赏者心里激起的不平衡。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我们的同情明显地给了新的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