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

ID:10789708

大小: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8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_第1页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_第2页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_第3页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_第4页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论文.freelithianGroLavely)等人的研究证明,1700—1850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与西北欧及英国相差不大5(P85—86)。何炳棣进行的人口研究证明:在1850—1959年的一百多年中,人口大省江苏的人口仅仅增加了7.5%,而且这还没有包括此时期上海作为一个重要城市而形成这样一个重要因素在内;同一时期,浙江人口下降了23.8%,安徽下降了19.3%,江西则下降了31.4%6(P289—290)。如此看来,明清江南是不是真正存在所谓的人口压力还是一个远远不能定论的问题。但是,正当人们为解答近代

2、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颇费周折之时,美国学者彭慕兰却在他的英文著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以下简称《大分流》)中提出,18世纪的中国江南不但不落后于英国,甚至比英国倒更有点发展优势。让我们来看看彭慕兰的观点。三、彭慕兰的《大分流》中关于中西比较的观点在《大分流》一书及其后发表的文章中,彭慕兰对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提出了批评。他的批评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1、彭慕兰认为,“内卷化”是大多数社会共有的现象,不能用来说明中国江南落后于英国。彭慕兰提出,人口压力导致工资下降的情况是普遍的。18世纪英格兰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当小,18世

3、纪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时候,实际工资(大概)都是下降的。中国农村居民在一个没有发生急剧技术变革的世界中,也像全世界他们的同时代人一样,经历了劳动力边际报酬下降的事实。如果说中国江南出现了一种内卷行为,那么英国工业大部分行业中的工人也陷入了一种同样程度的内卷化。所以用“内卷化理论”来没有说服力。2、彭慕兰认为,“内卷化”理论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彭慕兰以黄宗智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看法为例予以说明。黄宗智认为,在向现代经济的变革中,只有在通过人们无产化被强制性剥夺了任何其他选择时才会发生,所以英格兰的圈地运动对英国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

4、于中国不存在“圈地运动”,不具备自由劳动力这一条件,所以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彭慕兰指出,黄宗智一方面把中国江南的人口过剩作为“经济内卷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又把圈地运动造成的剩余人口看作是英国向现代经济变革的动力。事实上,18世纪英格兰中部地区由圈地运动从农业中“释放”出的劳动者,往往加剧了当地的失业而不是构成新生的工业大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内卷化”理论,这应当是造成英格兰“劳动力剩余”或“内卷”的经典案例。对人口过剩这一现象所起作用的不同解释,暴露了内卷化理论的内在矛盾。彭慕兰谈到,黄宗智对英国圈地运动作用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很多

5、学者的研究都不相信英国的圈地运动对经济发展起了那么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开的市场机会和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获得的新消费品的实用性,在刺激效率增长方面可能更为重要”。在批评了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之后,《大分流》一书对近代以来中西社会发展进程的反差,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这一解释可以归纳为: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土地的制约解除,二是英国

6、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气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相比较而言,中国不仅没有类似发现新大陆这个“意外之财”,而且中国煤矿也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离核心区江南太远,运输成本昂贵)。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这样,按照他的看法,英国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并且领先于世界,只是一两个偶然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为了对以上学者的观点给予评析,我们有必要先向读者介绍几个基本原理,这就是“技术创新的成本收益原理”、“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原理”以及“市场兴起的地理基础原理”。这些原理是笔者根据前辈思想家的理论总结归纳出来的,但对于

7、一般经济史学者来说却是全新的。它们本可以独立论述成文章,读者也可以在笔者的其他文章中找到相关论述,只是因为它们对理解本文论题的重要性,才占用网站的宝贵版面资源,直接纳入本文以供读者批评的。四、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1、技术创新的成本收益原理按照唯物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那么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首先应当归结为地理环境的特点。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都把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或突破,那么生产技术突破有没有原因呢?它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具有必然性?

8、如果是偶然的,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了那么多技术突破,而中国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中,(对生产关系具有革命意义的)生产技术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突破呢?如果技术突破具有某种必然性,那么这种必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