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8793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来确保学校定位的实现,这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如何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来确保学校定位的实现,这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和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我国
2、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全国70l所本科院校之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浙江的嘉兴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师资、实验设备条件还是本科办学的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研究型大学、
3、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都十分薄弱。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办成一所合格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还应做很多努力。其次,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建在省政府所在地以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且当地政府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市一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所以,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尽量吻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
4、的教学型本科院校。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一所大学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一所大学的定位与学校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自身的历史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有关。从实践层面分析,因为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校级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实践,还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的保障,以及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保证。总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科学定位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既受到
5、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师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物质空间。它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一起构筑成一个全面、综合的大学教育体系,它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从而得到精神、气质的感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所以,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具体地说,大学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任务有三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它
6、的侧重点理应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当然,这样表述,并不是否认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们的观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自己的现状和办学定位来构建校园文化,从而确保办学定位目标的实现。这对新建本科院校既是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紧迫的任务。三、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1.价值文化的构建,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在价值文化的构建中,要按学校定位的要求,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念。嘉兴学院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以外,结合各专
7、业的特点,努力构建“教学、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比如我校会计专业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机电和建筑专业、0R装设计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状况;教育学生要面向基层,面向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树立“当不好士兵,是不可能当将军”的就业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每年毕业生中有40%左右留在当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此,我校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