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

ID:10787473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_第1页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_第2页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_第3页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_第4页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论文.freelyositisossificansprogressiva,MOP)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ibrodysplasiaossificansprogressiva,FOP),目前国外报道约600例,国内报道较少。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5,9],临床表现为特殊骨骼畸形(主要是短大趾和外翻)合并筋膜、韧带、骨骼肌的进行性骨化,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以至功能丧失。本病多为儿童期发病。1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认为.freelorphogeicproteins4,BMP-4)及其m

2、RNA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有关。BMP-4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4q22-q23[6],在生理情况下,BMP-4能有效地诱导胚胎期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转化为含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骨关节系统。在FOP患者的成淋巴细胞和病变区细胞中,BMP-4及其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BMP-4的过度表达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异位骨化有关[7,8]。Olmsted[9]对一个FOP家系的成员进行成淋巴细胞稳定状态的BMP-4信使RNA的定量分析(半定量RT-PCR法),试验数据表明,未患病母亲的BMP-4mRNA虽可检

3、测出来但数值很低,而患病父亲及3个孩子的BMP-4mRNA水平为母亲的50~220倍,父亲的BMP-4mRNA水平显著高于每一个孩子;Olmsted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从FOP患者和正常人的细胞中分离出细胞核,前者的细胞核转录BMP-4mRNA的效率高于后者;他还测量了FOP患者和正常人BMP-4mRNA的半衰期,发现前者的半衰期是(10±2)min,明显短于正常对照者(20±5)min,这一数据显示,BMP-4mRNA的稳定性与其浓度无关。AHN[7]的研究发现,在正常状态下,BMP-4激发BMP拮抗体(包括nogg

4、in、gremlin、follistatin和chordin等)的表达,形成自动负反馈系统,骨骼生长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是通过这一诱导与抑制的动态平衡来调节。正常对照组在受到BMP-4的刺激后可反馈性抑制BMP-4,使其水平下降,而FOP患者的这一反应明显弱于正常人,BMP-4的数量、活性增加后,不能产生有效的负反馈抑制,这一调节紊乱导致FOP患者形成突发的、失控的异位骨化。目前,关于FOP是否与染色体4q27-31或染色体17q21-22的基因有关联[10,11,28],学术界尚无定论。2病理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为水肿以及

5、疏松黏液样组织中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殖,受累肌纤维变性,而后出现多发性结缔组织间结节,以后结节逐渐融合成为肿块,肿块再转化成骨组织。Gannon[12]报道了1例2岁男性患儿,因怀疑为炎性肌病而做肌肉活检,术后数天在手术部位出现大面积肌肉肿胀,6周后X线片显示异位骨化形成,对这位FOP患儿的极早期病灶进行研究,光镜下可见大部分正常肌肉内的血管周围有密集的细胞渗出,进行淋巴细胞共同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表明几乎全部为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与BMP2/4抗体呈弱阳性反应,CD3(T淋巴细胞特异标志物)和CD20(B淋巴细胞特

6、异标志物)证明:渗出到血管周围的细胞以B型淋巴细胞为主,而渗出到肌肉中的细胞则以T型淋巴细胞为主。病灶周围的部分肌肉纤维染色浅淡,周围环绕着疏松的黏液样组织。Kaplan[13]对76例FOP患者中的11例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发现疾病早期的病理表现为:疏松黏液样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渗入并替代正常结缔组织(包括筋膜和纤维脂肪间隔)和骨骼肌,并可见丰富的原始小血管,增生的纤维组织间散在大量的软骨灶,此外,分散着与S-100抗原起免疫反应的细胞,在结缔组织中,与S-100抗原起反应的仅有成软骨细胞和周围神经组织。因此,利用S

7、-100抗原阳性反应可区分纤维细胞和成软骨细胞。骨骼肌受累后呈退行性变。急慢性炎症罕见,仅在一例标本中发现一个小炎性病灶。在FOP病程中期,软骨和骨替代了早期的纤维增生,软骨内成骨是显著的、有确诊意义的组织学表现,如同玻璃质般透明的软骨在标本中占较大比例,出现在肌肉和邻近的结缔组织中。软骨内成骨完全按照正常的骨化过程进行,先形成松质骨,然后重塑为板状骨,骨髓腔中为脂肪,骨膜化骨少见。晚期病变:纤维结缔组织中包含骨及内含脂肪的骨髓腔,仅缺乏正常解剖结构而与正常骨骼不同。3临床表现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无明显性别差异,男性患者

8、稍多[14~16,22,25]。多在10岁以前起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发病年龄与性别无显著相关。临床表现为特异性的骨骼畸形合并肌筋膜、韧带及骨骼肌异位骨化。3.1骨骼畸形各种骨骼畸形倾向于双侧对称性,足部大趾的畸形最常见,此外手掌指骨、颈椎及股骨颈均可见畸形[14,16,17,22,25]。足大趾畸形分4型[16]:Ⅰ型最常见,占7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