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73204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质与途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质与途径论文.freel.P.托达罗(1969、1970)等在假设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的前提下从农业发展及城乡就业角度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分析,卡尔多、拉克西特等对凯恩斯主义的引入,以及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超边际分析方法等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被引入二元经济分析中。其中,杨小凯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从分工角度做出的解释表明,随着交易条件的充分改进,分工水平增加,二元结构将会消失。高帆等进一步明确了二元经济反差源于两部门不同的分工水平,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必须在分工演进的视角下才可能得到解释。
2、随着分工组织的演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体现为一个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分工演进决定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程度。为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应着力从技术和制度层面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全社会的分工水平。上述关于二元经济的讨论一方面相对独立地面对其特定的问题和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与一般理论的发展又有着一致性。从理论发展脉络来看,刘易斯留下的更多地是一个古典的结构主义的问题:二元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和消除的,对问题的分析却越来
3、越远离刘易斯范式,成为各种经济理论的试验场。显然,刘易斯并不知道交易费用的存在,更不会使用超边际分析方法。然而,二元经济理论一旦取得了与一般经济发展理论的一致性,那么针对一般理论的批评就同样适用于该理论。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一样,已有的对二元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都有其合理性,增加投资、技术进步、加强教育、制度变革等都可能带来经济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但也都存在理论和现实反例,更难以解释类似甚至相同条件下经济二元性程度的差异。威廉?伊斯特利或许是正确的:实现高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这需要许多特定政策
4、和诸多条件的共同作用。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总结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发展原则和理论解释,然而经济学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某个线索,从而使我们将这些影响因素、发展原则联系在一起或组织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以逃脱在经济增长本原解释上非此即彼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审视研究的视角和出发点。这种审视不仅是对理论本身,更需要哲学层面的反思。各种经济学传统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及概念界定等无不透露出其哲学态度。在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影响经济学的哲学观总体上是物质本体论、
5、牛顿主义的决定论和机械原子论、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等,这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新古典范式形成中边际革命时期对经典物理学的类比和模仿。因此,对二元经济现象的研究,无论是古典思路、新古典理论还是激进学派,无论是强调物质资本投入还是人力资本的作用,技术进步或是制度变革,都无一例外地将目光集中在了经济系统中物与物的关系上。至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强调对人进行激励的制度理论,似乎看到了人的重要性,但这无非是将人与物对应了起来,本质上讲是对人的物化,仍是从物的角度看待经济系统的运行和经济增长。这可以说是经济学的通病。尽管在A.马歇
6、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还在强调经济学“更重要的方面,它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但经济学却从来没有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在以利己主义和理性选择为核心的人性假设形成之后,经济学中“千人一面”,将人类比于物的基础已经形成,“人学”的声音就更难见容于主流经济学了。而迷恋模型和理论体系的精美与严谨进一步地使经济学失去了在广泛的历史背景和多学科对话状态下反省的能力。对此,罗伯特?福格尔指出,过多地纠缠于20世纪前1/3时间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概念和分析技巧,不断地以更复杂、更一般的数理模型来重新表述,使
7、经济学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已超出了其应该的范围。同时,对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问题也有不同的概括。拉尼斯强调,组织二元性的特点是“商业化”与“非商业化”而非“农业”与“非农业”以及不均衡体制刚性工资概念;柯利、墨菲、谢勒夫与维西尼等考虑了规模报酬递增问题;杨小凯将其转化为分工程度问题。而离开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等概念则很难对二元经济问题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分析。因此,对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问题要做深入分析不仅要进一步地发掘问题的实质,还有必要重新选择研究视角,以便将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因素组织到同一个理论框架
8、之内。二.经济系统的运行与经济增长:基于信息与知识视角的理解在经济学中,经济系统如何运行是其核心问题,然而经济学似乎从来没有明确解释过这一问题:古典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更多的是一种隐喻;新古典经济学对此只进行了形式化而非深化和具体化。到目前为止,惟一给我们希望是F.A.哈耶克。哈耶克认为,在劳动分工背后更为基础和重要的是“知识分工”,经济学理论的任务在于解释一种整体性的经济活动秩序是如何实现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行为主体如何获得和利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