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

ID:10768079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_第1页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_第2页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_第3页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_第4页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海德格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给予“众生”的“安乐”为“慈”,以“怜悯心”拔除“众生”的“痛苦”为“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注:《大智度论》(二十七)。)佛学提倡大慈大悲、同体大慈、无缘大悲、123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以崭新的视角通过对西方理性主义的全面颠覆,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新的思维坐标。人们在尝试接受新的文化样态的同时,也在

2、探寻它的思想渊源和流变方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所谓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中都找到了其思想痕迹和智慧脉冲。如果说后现代哲学是对现代哲学的再启蒙,不如说在很多节点上,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和感应。  关键词守其黑众生平等言不尽意为仁由己  〔〕A〔〕0447-662X(2008)03-0014-05    有两种幻想,一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全新的,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另一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历史的轮回。对于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全新的,还是过去出现过的某种“旧”的复活,一直没有争论的结果。大家似

3、乎看到的是,即使是某种旧的复活也具有了新生的元素。然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某种回归的高度一致性,是智慧灵感的再现,还是中国先哲们过人的历史穿透力,值得我们思考。    一、“守其黑”与真理的遮蔽    过去人们总认为,亚里士多德这位逻辑之父把判断看作真理的始源“处所”,率先把真理称为“符合”。海德格尔认为,事实是人们误解了亚里士多德,以致一直把真理理解为某种物与知的符合与一致。他觉得赫拉克利特早就提出真理始终是在被揭示状态的作用上出现的,也就是去蔽。1926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真在’(真理)必须被理解为揭示

4、着的存在。所有符合的作用是一个存在者(主体)对另一个存在者(客体)的肖似,那么,真理就根本没有认识和对象之间相符合那样一种结构”  (注:〔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这种真理观和传统真理符合论有很大的不同,符合论预设了主客分离,揭蔽真理观不预设本来的“处所”,揭蔽的真理“是进行揭示的”,是此在的揭示活动或展开状态。他把揭蔽的真理描述为疏朗见光之域,就像黑夜中一束光的乍泄所带来的澄明。后来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的阐释,“‘真理’乃是存在者之解蔽,通过这种解蔽,一种敞开的状态才成

5、其本质(west)。一切人类行为和姿态都在它的敞开之境中展开。因此,人乃以绽出之存活(Ek-sistenz)的方式存在”(注:〔德〕《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225页。)。1930年,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又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论真理的本质》这篇文章的原稿时引用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注:《道德经》(二十八章)、(四十二章)。),并将黑解释为“隐藏于黑暗之中”。他提出了真理是解蔽同时也是遮藏,“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整体存在——是解蔽着又遮蔽着的”②③④〔德〕《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

6、96版,第228、226、940、937页。),即是“白”也是“黑”。在他看来,当我们试图揭示存在者的时候,这种揭示同时也是一种藏匿,因为当你把某种存在带到光明的同时,也就使得存在者的整体存在被摧毁了,失去了存在者的存在。因为“存在者整体的敞开状态并不就是我们熟悉的存在者之总和”②。他认为,哲学要做的工作不是从遮蔽状态转向无蔽状态,而是从无蔽状态转向遮蔽状态。到1950年,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进一步说到:“一切本质的东西,不仅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现代技术本质的东西,到处都

7、最为长久地保持着遮蔽”③。并强调了在无蔽中解蔽的局限性,“如果说人以其方式在无蔽范围内解蔽着在场者,那么他不过是应合于无蔽状态之呼声(Zuspruch)而已;即便在他与此呼声相矛盾之处,情形亦然”④。当然,海德格尔不是让我们生活在黑暗之中不要去追求光明,而是要有光,但不能固执于光,停止于光,光的目的是黑暗,光是通达黑暗的桥梁。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昏暗是一种光明的缺失。黑暗却是光明的存在者,是光明的载体,也是光明的家。因此,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澄明和质地。可以这样说,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遇使得海德格尔思想从无蔽转向了隐蔽的存

8、在。道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二十八章)、(四十二章)。)的迂回思路使得海德格尔抵达了更险峻的思维高峰。  然而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除了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知其白为其黑”之外,还有着更多的存活论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