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

ID:10765884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_第1页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_第2页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_第3页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论文.freelalism)这个概念,是由瑞士语言哲学家索绪尔首先提出的,受其语言哲学的影响,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俄国形成形式主义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雅格布逊等人认为“文学性”是指文字中的形式与语言结构,他们致力于论证这个“文学性”,以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这一流派的思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迅速传到欧洲各国,出现了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等重要的美学和批评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虽有偏颇,但对于文学本体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特指创作中过分

2、注重形式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略有不问。②就笔者所见,一般的文学史著作和相关论著对此大都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袁济喜从美学角度出发提出形式美的论点,并且对其价值有明确的评价。见袁著《六朝美学》第九章“形式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58页。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章“中国形式美学与‘道'”对中国形式美学的理论形态作了简要概括。但因论题所限,对于南朝形式美学的成因、具体内容、重要影响等尚未作专门研究

3、。③参汤用彤《读人物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④葛兆光《玄意幽远——公元三世纪的思想转变》,《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40贝。⑤转引自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页。⑥汤用彤认为玄学的发展可以粗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的思想流行。(三)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

4、'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晋时期,亦可称‘佛学时期'。”见《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4页。⑦如《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晋阳秋》说:“乐广善以约言厌人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太尉王夷甫、光禄大夫裴叔则能清言,常曰:‘与乐君言,觉其简至,吾等皆烦。'”⑧参方立天《梁武帝萧衍与佛教》,刊《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集。⑨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⑩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11参

5、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重印本,第197—201页;陈寅恪《四声三问》,收《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2《持世经?本事品》说:“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文辞、章句。”龙树《大智度论》云:“是若波罗蜜因语言文字章句可得其义,是故佛以般若经卷殷勤嘱累阿难……语言能持义如是,若失语言,则义不可得。”13见《般若无知论》,《肇论吴中集解》。14《与隐士刘遗民等书》,《广弘明集》卷二十七上。15见《出三藏记集》卷一。16见《南齐书》本传,

6、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四十一“校勘记”引黄侃校记。此段文字的解释参郁沅、张明高之说。见所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张融条之“附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17张融《门律自序》,见《南齐书?张融传》,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18《南齐书?张融传》引张融语。19见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附录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0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引文据中华书局标点本。21沈约《答陆厥书》,见《南齐书?陆厥传》。22郭绍虞《骈文文法初探》,收《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

7、5年版,第388—419页。23参启功《汉语现象论丛》,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2页。242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26详参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27《文心雕龙?通变?赞》。28参拙文《南朝赋的诗化倾向的文体学思考》,刊《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29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页。30参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11页。31普罗提诺《九章集》第一部分第

8、二节,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32穆克宏《萧统〈文选〉三题》,《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33罗宗强《刘勰文体论识微》,刊《文心雕龙学刊》第6辑。34参王运熙《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刊《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35参张方《说丽》,见其《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6页。36僧睿《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37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