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

ID:10759888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_第1页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_第2页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_第3页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宝钢经验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

2、第1内容加载中...宝钢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对于我国探索以“新型工业化”为特点的企业信息化道路,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由于宝钢行事的低调,其信息化经验多多少少受到忽略,甚至宝钢在某次企业信息化评选中名落孙山。但我以为,宝钢经验对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义,不亚于斯达、海尔、联想这样的典型。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试着从宝钢内部经验中,从战略、实施和政策三个大的方面,提炼出的一些可供借鉴的部分,供大家一起学习。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问题新“一把手原则”:认识自己到底需

3、要什么1、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确定当前,企业在信息化目标模式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明确。需求不明确,信息化以需求为导向就无从谈起。“谁”和“什么”,是一件事的最根本问题。需求不明,是不知“我是谁”;目标不明,是不知“它是什么”。“我是谁”和“它是什么”都不知道,企业信息化还怎么搞呢?正如北京市信息办一位处长指出的,需求不明是表象,战略目标不明才是其实质。比如,大家忙了半天技术后才发现,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比不明白之前更糊涂了。当然,“它是什么”,最终要取决于“我是谁”。宝钢人是清醒的。用他们

4、的话说:“宝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宝钢经验之一:通过企业信息化,全面持续创新,在做大做强基础上做活。中国企业在现代化中的通病是,长于引进技术外力,而体内活力不足。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会不会又是一次洋务运动呢?宝钢经验之一,就是要持续全面地创新。也就是通过企业信息化,追求系统的持续生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依靠持续全面的创新,把“买来”的现代化变成“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在这一目标模式中,关键是整体竞争力的概念。提高整体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各种具体效益的高度概括,是具体目标的概括;另一方面,它是目标

5、模式中不同方向的统合。比如,是企业赢利能力和企业持续赢利能力的结合,是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的结合,是核心竞争力与协同竞争力的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偏向某一具体局部,都会带来方向上的偏差。在新一轮现代化中,提高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何方呢?解析宝钢的整体竞争力,其中既有工业化的传统因素,更融入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工业化的传统特征,是指通过联合重组,做大做强。从发展角度看,宝钢与上钢、梅钢的重组,使宝钢集团销售收入一下增加了2倍以上,成为国家钢铁精品基地;宝钢与首钢、武钢的战略结盟,集中了国内钢铁总产量的1/4,这是

6、做大做强。从改革角度看,宝钢完全按照境外上市公司的要求,成功实现了宝钢股份公司在国内证券市场的规范上市。促进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监管机制,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解决了激励机制问题。但光有做大做强及其驱动力还不够。农业社会,组织的生命力靠做大;工业社会,组织的生命力靠做强;信息社会,做大做强仍可能象恐龙那样死去,组织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做活。活,就是使企业灵捷化的持续创新带来的生命力。美国企业从做大、做强转向做活这一目标模式,是在上个世纪末,集中体现就是美国的国家制造业战略—灵捷制造计划。中国企业

7、作为群体,应付信息时代,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战略方向,却没有明确聚焦在一个清晰的国家战略内核上。中国有一个例外,这就是宝钢。它把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聚焦在了创新上。经过不断的战略改进,最终提出了企业系统创新(ESI)工程,计划在今后几年内,通过实施ESI工程,按照ERP的理念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创新和再造并完善相应的系统功能,不断地由科学化、合理化向知识化和决策层发展,把宝钢股份建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快速反应、高效运作的企业。可以说,宝钢过去几年的信息化之路,就是水到渠成走向系统创新之路,它为宝钢进入全球化竞争带来了充沛的生命活

8、力。这样,宝钢就在“做大做强”的工业化努力之外,加上“做活”这一新的时代特征,从工业化道路成功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把做大做强但生死未卜的国内同行,甩在了后面。宝钢正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信息化促进传统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积极探索走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道路。2、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路径选择当前,企业在信息化战略设计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技术与业务脱节。表现为信息技术与主营业务互不相关,企业信息化出现单纯技术倾向,为了手段而忘记目的。谁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呢,对企业来说,当然是业务

9、部门。所以,企业信息化中“我是谁”的问题,要由业务部门回答。宝钢经验之二:信息化战略服从、服务于企业战略,由业务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重点从生产中心、财务中心移向用户中心,信息化从一把手推进向业务需求驱动型转变。第一个方面,我戏称为“二把手原则”。因为企业里的二把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