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54491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论文摘要:社区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教育活动,在中国发展历史不长。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现阶段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平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摘要:社区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教育活动,在中国发展历史不长。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现阶段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平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就非常有必要在理论上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实践上重视农
2、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注重“为农”与“离农”的平衡,紧密联系农村生产实际,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社区教育;启示中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后,全国的社区教育全面推进,农村社
3、区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同样具有启示意义。一、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对当时中国国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乡村教育的性质陶行知从当时中国实际出发,认识到中国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贫苦,农民文化低下。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乡村教
4、育,认为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他提倡“教育与农业携手”,通过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在他看来,“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夫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夫下地狱”。据此,他指出,“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视这种的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1/5的人民。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
5、,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担负这个伟大的责任。”2可见,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只要农民有出路,中国就有出路。乡村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昌盛。(二)乡村教育的任务陶行知认为,“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其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中国虽然在向工业文明过渡,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工业化进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仍然没有出路,所以现代化的根并没有安起来。面对此景,陶行知深怀“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的信条,他主张打破这死的教育,乡村教
6、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3。这体现了陶行知乡村教育“为农”的特征。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乡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3。这里实际上蕴涵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离农”的思想。也就是说,乡村教育不仅要面向农村生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还“要从高远处着想”,为工业和城市服务。(三)乡村教育的方法陶行知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就从理论上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
7、乡村教育的重要位置。于是,他把乡村生活环境作为乡村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用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实践能力。他要求学生除了在校受教育外,还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种田,要求学校、工场、社会打成一片,深入生活实际,让教育走向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四)乡村教育的先决条件陶行知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4。由此可见,要建设活的乡村教育,成功地
8、改造乡村社会,其基础在于要有“活的教师”。“活”的乡村教师具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还具备教师专业的特殊素养,如创造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对于这种“活的乡村教师”的培养,陶行知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立乡村师范。他主张师范下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