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54490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论文..毕业内容摘要: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且与城市差距较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此,要创新农产品供给主体,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源投资。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民收入..毕业,政府一、农民收入状况回顾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农民收入的变化经历了高速增长、增速减缓、增长徘徊、增长恢复、再次减缓和再次徘徊六个波动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6年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7.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355.3元,
2、增加了221.7元,每年平均增加37元,年均增长17.7%,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3倍,每年平均增长14.8%,是解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收入结构明显改善。第二阶段:1985~1988年。这期间,中国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为每年平均增长4.3%,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幅度则较大,4年间上涨31.9%,每年平均上涨7.2%,使农副产品的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第三阶段:1989~1991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趋于徘徊停滞阶段,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3、。第四阶段:1992~1996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特别是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在这期间再次趋于快速增长,1996年达到了8.9%,年均实际收入增长恢复到5.6%。第五阶段:1997~200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再次放慢。按可比价格计算,1997年的增长率为4.6%,1998年下降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年均增长3.7%。第六阶段:2001至今,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缓慢,趋于徘徊状态。在农产品价
4、格回升的带动下,2001年上升为4.2%,2002年达到了4.8%,2003年降为4.3%,2004年恢复到6.8%,2005年再次下降,为6.2%,下跌0.6个百分点,年均实际收入增长回复到4.2%。从收入结构看,随着农村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农村居民收入不再单单依靠种植业,农业生产收入比例下降,非农业生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明显的农业产业非农化趋势和多元化发展趋向。统计显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4.9元,农业生产收入比重稳中趋降为45.2%,比1996年下降了14.4个百分
5、点;非农业生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47.6%,比1996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超过了农业生产收入所占比重,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二、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一般认为有结构论,即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增长;生产组织论,即农业生产组织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化论,即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政府论,即政府对农民和农业保护不够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低;此外还有分配论、农民素质论等。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公共品短
6、缺影响了农村私人产品(指在农村区域内进行生产的产品,既包括传统的农副产品,也包括乡镇企业产品)的产出效率,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1,已成为限制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原因。公共品是和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农村公共品包括中央政府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如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交通,也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提供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如江河治理、大型防护林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而目前中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既削弱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7、增加收入的物质基础,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减少了农民的既得收入,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收入成本,影响可持续发展。(一)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1.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建国初期,国家通过“剪刀差”实现了农业创造价值向工业的成功转移,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以农民自身的贫困为代价,建立起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框架。改革开放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体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从农民的负担组成可以看出,公共品的提供主体依旧是农民,不同的是农民的隐性投入和负担被明确化,且大部分
8、货币化了。即便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存环境的公共产品依然是以农民“自给自足”为主,基层财政困难的加剧反而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更新,农民并没有从实质上摆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责任。2.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这是国家经济政策和组织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农补工造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严重短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在一些地方有所改善,但总的来看仍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事关农业兴衰的水库、防洪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