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

ID:10751732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_第1页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_第2页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_第3页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_第4页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优化施肥技术,平衡耕层养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农作物养分供给技术促进耕层养分平衡一、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随着近年来国家“测土施肥示范县建设”项目的实施,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土壤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耕地质量的总体情况为:耕地质量下降,“隐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其中,犁底层厚硬,耕作层浅薄,氮、钾养分下降和部分耕地土壤浓度升高问题比较突出。(一)耕地物理性质表现为耕层普遍变浅、犁底层增厚变硬。2008年,根据对499个水旱田抽样调查点的数据统计,耕作层厚度为11~21厘米,平均耕层厚度16.6厘米,耕作层容重0.9~1.5克/立方厘米,加权平均1.18克/立方

2、厘米。犁底层厚度4~15厘米,平均10.5厘米,犁底层容重1.2~1.7克/立方厘米,犁底层平均容重1.36克/立方厘米。这些调查数据显示:板结程度有提高,山区和丘陵区的“破皮黄”耕地容重上升明显,有机质下降;平原碳酸盐黑钙土类耕地表层(A层)的土壤容重开始降低,粘重程度开始缓解。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的耕作技术模式耕深不足使耕层普遍变浅、犁底层增厚变硬。(二)耕地化学性质表现为缺氮、富磷、缺钾等养分变化明显。5根据2008年调查结果,同上个世纪80年代初相比,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碱解氮、速效

3、磷、速效钾含量等项目消涨幅度大,使作物生长出于养分非平衡状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7%,土壤pH值6.6,土壤全氮0.17%,全磷0.16%,全钾2.27%,土壤碱解氮含量143.4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89.3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171.5毫克/公斤。这些数据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标准1.35~1.85个白百分点;土壤呈酸性,比标准低0.3~0.5个PH值;土壤全磷含量相对偏高,比标准高出0.04~0.08个百分点,土壤碱解氮过低,低于标准36.6~66.6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略低、低于标准9.

4、0~29.0毫克/公斤。以中高产田土壤养分标准,养分丰缺的面积比例为:70%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为缺乏或严重缺乏程度,40%~45%的耕地pH值呈现酸化的趋势,85%的耕地碱解氮缺乏或重度缺乏,85%~90%的耕地速效磷过量,40%的耕地速效钾缺乏或极度缺乏。其中,缺氮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库”容量变小,有机质含量下降等;富磷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期间气候促成的结果,哈尔滨地区春季多低温干旱,土壤磷养分效果低下,农民往往大量施用高磷肥促进发苗,造成磷肥用量比例5长期过高,这种状况近年随着多元复合肥和配方肥用量的增加有所遏止,但磷肥比

5、例相对过高的情况在水、旱田上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钾养分在全量上下降幅度不大,但是随着耕作层变薄导致的“土壤库”缩小、有机质含量下降,以及粮食单产提高形成需肥量的增加,矿质态养分转化为离子态养分的量不足以供应需要上的平衡,旱耕地的坡岗瘠薄地和瘠薄水田已经下降到严重缺乏的程度。二、提高耕地质量工作措施哈尔滨市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原因共同促成的难点问题,是粮食持续高产的隐患。这一问题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坚持“加强科学监测,建设耕地质量评价专家系统,奠定耕地质量提升科学基础;优化单项技术,整合农机和农艺技术措施

6、,完善作物养分平衡供给技术体系”的总体工作方法,采取了一系列实效性的措施:(一)立项研究解决农田土壤退化和科学施肥问题。2005年,我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哈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农田退化土壤综合治理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与我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对当前土壤现状问题进行了为期5年的定点调查、试验研究和单项技术集成示范,从生产技术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目前,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5我们还完成了《玉米施肥技术参数研究与应用》项目,明确了北方玉米施肥技术;与东北农大合作开展《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7、项目,平均亩增产10%以上,同时,明显提高水稻抗稻瘟病能力;目前,与东北农大正在合作开展《大豆优化施肥技术研究》项目,2010、2011两年来,在县试验点验收测产,大豆亩(667平方米)产量为200~23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二)深松整地改善耕地理化性质。我市已经连续多年推进秋整地工作,推进的重点之一就是针对板结、耕层浅薄问题推行深松整地,每年深松秋整地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同时,加强农机补贴工作,鼓励、支持大机械进地。这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耕地犁底层变厚、耕层过浅问题,极大改善了耕地理化性质。(三)加强耕地质量

8、监测,实施粗土配方施肥,促进耕地质量持续良性改进。针对生产问题,已经开展了耕地质量监测,有效地掌握了土壤质量的动态发展情况。从2007年开始,市财政局每年投入25万元,我们针对4个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建设了60个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形成耕地质量科学监测网络,2009年我委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60个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同时与农作物生长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