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

ID:1074990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_第1页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_第2页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_第3页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_第4页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风险补偿模式——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摘要:虽然风险补偿模式给助学代写论文贷款制度带来强制性推行、运作高成本、供需不均等问题,但它能够为银行、财政、高校提供一个利益平衡点,同时也引导三者在助学贷款管理中各司其职,因此,它是符合当前国情的现实选择,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关键词:风险补偿模式;助学贷款;现实选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平均高达20%违约率的事实下,其助学贷款运营策略由象征性放款发展到明显抵制、停办,全国助学贷款业务近乎停滞。这一严峻现实..,迫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原助学贷款

2、政策进行调整,除对贴息、还款年限、借款额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外,更重要的是引入新的风险补偿机制,力图通过对经办银行给予一定比例资金的补偿,缓和商业银行经营助学贷款过程中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促进助学贷款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新政策推行困难重重,问题颇多,遭受多方责难。因此,重新审视、评价现行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正确选择我国助学贷款发展路径大有裨益。一、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做法及其影响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做法是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

3、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很明显,这一做法改变过去单纯由银行承担信贷风险的做法,形成银行、财政、高校共担风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办理政策性贷款所带来的损失,保留了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是助学贷款制得以维系的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环。风险补偿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成功地将商业银行留在了助学

4、贷款体系内,同时却给助学贷款制度抹上具有负面效应色彩的三大特点:1.制度推行的强制性2005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以颁布行政命令的方式,通报了海南、天津等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均为零或数量很少等问题。责令上述地区在一个月内整改,并以调减招生计划、暂停博硕点审批、停拨有关经费等做法为惩戒,迫使屡劝不履行职责的省份就范。这种由国务院直属部门对省份进行通报,并在自身权属的惩戒范围内进行劝戒的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鲜有发生。事实上,在此之前,教育部、财政部

5、多次召开有关高校、省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主要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并向各地派出督查组检查各地落实助学贷款情况,但部分省市最终毫无建树。可见,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安排,而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的结果。助学贷款阻力重重,很大程度归咎于新的风险补偿机制触及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利益。由于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是按隶属关系建立的,导致地方性高校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地方财政和地方高校出资建立。地方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不愿承担责任,而高校对突如其来本不由自身承担的责任也是难以接受,部分省市助

6、学贷款业务开展不力也就不足为奇了。2.制度运行的高成本除学生和银行双方为交易成功必须付出的证明、审查成本外,当前助学贷款制度高成本运作还表现在:一是强制性制度推行所带来的高运作成本。表现为在制度设计阶段,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成本;制度推行及运行过程中,国务院各直属部门与其分支机构、省域政府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执行成本,以及政府、银行、学校谈判、招标、签约的成本和每个学校违约率确认的核算成本;二是风险补偿基金本身就是一项额外的成本支出。一笔正常助学贷款的运行应是由银

7、行放贷、银行首先承担风险、损失,政府事后再对能确认的损失部分进行补偿,而不是通过招标的方式事先确认风险补偿比例,对未发生风险事先进行补偿。因此,风险补偿金额可能真正大于银行的损失,也可能小于银行的损失,可能造成政府补偿过溢、银行受偿过短的不均衡状况,这一不均衡实际上构成了制度运行的成本。3.供需不均衡事先确定风险补偿比例的做法,在技术操作上要求能够进行成本的估算和控制,便于财政、银行掌握各自可能承担的风险,以便在谈判上能达到双方的均衡点。因此,对贷款人数及金额进行限定也就成为风险补偿比例的内在要

8、求。当前规定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即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这一对人数及金额进行限制的做法客观上造成了助学贷款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困难学生的真正需求。首先,不同学校贫困生的实际比例不一,西部省份的部分地方性院校贫困生比例往往高于东部,超过20%;其次,来自教育部门的信息表明,普通高校的年学费在5000元~10000元,生活费用大约为5000元左右。显然,6000元的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