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

ID:1074832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_第1页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_第2页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_第3页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探究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以下为为您编辑的古代文学传记与戏曲,敬请关注!!一、史实反映程度差异在文学批评中,对人物传记的创作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传记与历史关系极其密切,传记的对象是那些具体存在过或正在存在着的人物,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历史原貌,即以历史现实为主。由此可见,传记要求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和所传人物的本质特征,要求体现的是所记对象的本质的真实。因此,在其创作时要受到人物原型的限制,取决于人物原型事迹材料本身的典型性和价值,所录也必须有史实依据,做到对历史如实记录、秉笔直书,决不能有闻必录、有载必录,更不用说亦真亦假地虚构渲染了。戏曲则是一种高度综合

2、的舞台艺术。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曾指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中国的戏曲所承袭的正是中国古代诗歌抒情写意的艺术传统,于再现中偏重表现,在对传记题材的借鉴上也表现出将反映历史的真实作为反映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戏曲家们对史实的态度不是机械照搬,作品可信性不单纯靠对史料人物和事件的纯粹模仿来建立,而是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大胆虚构,力求使传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更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例如,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取材于《史记•赵世家》,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戏曲创作中对历史素材的改动是融合了他对所处时代的审美体验,更符合读

3、者的感情认知。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假孤儿是别人的孩子,纪君祥在创作中将他人婴儿改为程婴自己的儿子,又增加了屠岸贾令程婴拷打公孙杵臼的情节。将剧中人物身份作如此改动,就是想刻意强调是非观和正义感。我们不妨再向前追溯,赵氏灭族一事在《左传》中主要表现为君臣矛盾和家庭纠纷;发展到《史记》则演变为忠良和奸佞之间的斗争;在经过纪君祥的改造后,不仅极大地渲染了悲剧气氛,增强了悲剧效果,而且使简单的忠奸斗争进一步深化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十分自然地表现出了正义力量前赴后继、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这种为正义斗争、无所畏惧、自我牺牲的精神正是元代黑暗现实生活所迫切呼唤的,这样的虚构无疑更加符合

4、读者的情感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记反映的是本质的真实,而戏曲反映的则是感情的真实。在这点上,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就包含着这种可贵的历史发展观。他强调,戏曲创作应描写未尽之情,即对同一题材本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做深入挖掘,以期表现出时代的新意。正所谓演旧剧如着古董,妙在身生后世,眼对前朝,旧剧的价值在于体质愈陈愈古,色相愈变愈奇,要力求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用新的观点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使观众虽观旧剧,如阅新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尽管审美会因人因时而异。下面是为各位朋友准备的从定风波长羡人间琢玉郎来看苏轼笔下的女性美,希望能为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5、。一些普遍的共同的美还是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冈为欣赏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不仅有共同美的存在,而且荧感也有共同性。所谓美有同嗜然,人人会心,古今同品。比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刻画的人物柔奴就代表了古今、人人都认同的美。不仅在宋人看来是美的,在今天看来也是美的。柔奴这一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电使得作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美和丑总是相对而言的。有的人外表很丑,但心灵很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外表丑陋内心美好的形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表奇丑,而心地却十分善良这是化丑为美。在文学形象中也不乏外表美而心灵丑者,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外表美丽,内心

6、狠毒,我们只能把她作为文学形象来欣赏,而不应向她的人品来学习。她还不能算作理想的美。如果单纯说一个女子的容貌美,似乎不足为奇。外表美是一种外在的美,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而柔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还有美好的心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统一。下面我们就赏析一下柔奴体现的女性美之所在: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同然可以通过善的行为改变其形象,但不可甭认,一个人的外表美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在相互不是很了解的前提下.第一印象占了很大的比重,影响到人的视觉,为什么青年人看起来比老年人要好,是因为年轻人的外貌年轻,肤色好,而老年人则饱经沧桑,面部多是皱纹,但老年人有丰富经验和远高

7、于年轻人的智慧在苏轼笔下的歌妓舞女大多是美女,柔奴是其中之一。苏轼《定风波》(氏羡人问琢玉郎)的原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这罩不仅谈到写作的背景,还谈到了柔奴美丽的容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六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王巩字定国,从苏轼学为文,因收受苏诗而受牵连,被贬宾州监盐酒税。宾州即岭南地区,条件颇为艰苦。去时,王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