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42753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胰腺癌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胰腺癌的研究现状【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腺癌外分泌胰腺癌侵袭性强,很早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确诊时仅有10%~15%的病人可行手术切除,由于局部浸润,早期淋巴转移和血性转移,其确诊后1年生存率12%,5年生存率小于4%[1],手术以后的5年生存率也在12%~20%之间[2],是消化系统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通常血管中的氧气向周围组织弥散的极限距离是100~200μm,如果没有新生血管提供氧气和养分,实体肿瘤生长的直径不会超过1~2cm。实体肿瘤的生长要超过这个体
2、积,肿瘤内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就要高表达,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低表达,以促进肿瘤内的血管新生[3]。在肿瘤血管的新生过程中,有众多的血管生成因子参与,其中在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2~4cm和>4cm的肿瘤中,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2.86%、92.86%和78.57%,分化程度高、中、低肿瘤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70.59%和90.91%,认为VEGF与胰腺癌的高血管生成活性相关[13]。Niedergethmann等研究了70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管状腺癌病例,发现VEGF和MVD
3、水平与病人预后相关,且血浆VEGF水平可作为预测早期复发的指标[14]。Buchler等在多个人类胰腺癌细胞系中进一步证实了VEGF、VEGFR-1和VEGFR-2mRNA的存在;对人类胰腺癌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VEGFR-1和VEGFR-2阳性且VEGFR-2水平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VEGF在体外可明显促进胰腺癌细胞系增殖,运用VEGFR-2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可抑制该作用;在人类胰腺癌原位种植裸鼠的动物模型中,VEGFR-2的反义寡聚核苷酸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肿瘤MVD水平、减少胰周浸润和腹腔内转移,但对腹腔外转移无效[15]。Karayiannakis
4、等研究了行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管状腺癌病例后,发现VEGF和MVD水平与病人预后相关,且血浆VEGF水平可作为预测早期复发的指标,并在发生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腹水中发现了VEGF的过度表达[16]。 总体来说,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1)胰腺癌的血管生成程度(MVD表示)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两者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VEGF对于胰腺癌血管新生有重要意义;(2)胰腺癌中VEGF和MVD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之间呈负相关,提示肿瘤血管生成程度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5抗VEGF在胰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
5、效。已有体内实验证实阻滞VEGF信号通路可以使血管“正常化”-血管数量减少,渗透性降低,具有更完整的基底膜和周细胞包围。这些形态学的改变,伴随着血管功能的改变,间质压力减少,肿瘤内氧气含量升高,药物达到肿瘤内部的量增多,这些都使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效率增加[17]。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VEGF受体阻断剂在治疗胰腺癌以及其他的恶性肿瘤中的作用[18,19]。Ying-YingLu等的研究表明,VEGF受体阻断剂-埃罗替尼作用于胰腺癌细胞后,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而且肿瘤组织VEGF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0]。RyuichiNoguch
6、i等的研究表明在治疗胰腺癌时,联合应用抗VEGF的药物与化疗药,显示出比单独应用抗VEGF或单独应用化疗药取得更好的疗效[21]。CAOGuang的研究显示,当低分子肝素钠作用于胰腺癌细胞PANC-1时,PANC-1表达VEGF-C被受到抑制,aEL,icroarrayanalysisofgeneexpressionprofileofmultidrugresistanceinpancreaticcancer[J].ChinMedJ2007,120:1743-1752. [2]FerroneCR,BrennanMF,GonenM,etal:Pancreatica
7、denocarcinoma:theactual5-yearsurvivors[J].JGastrointestSurg2008,12:701-706, [3]FolkmanJ.Roleofangiogenesisintumorgroetastasis[J].SeminOncol2002,29(6Suppl16):15-18. [4]TakahashiH,ShibuyaM.Thevascularendothelialgroanditsroleunder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conditions[J].ClinSei(Lond)
8、,2005,109(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