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

ID:1073307

大小:572.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7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_第1页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_第2页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_第3页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_第4页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南文化》遗产保护理论2014年第2期总第238期25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以南京博物院为例1、222何伟俊张金萍陈潇俐(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内容提要: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

2、,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关键词:书画装裱传统工艺科学化中图分类号:K854.3文献标识码:A一概论清时期盛行私人收藏书画,全国各大城市基本都我国古代书画特有的绘画方式和植物纤维有民间装裱店铺,这时期相继出现了适应不同地纸张的使用,造就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随后区需要、各具特色的装裱流派,如苏裱、京裱、沪诞生了与之适宜的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裱、扬裱、湘裱、赣裱和岭南裱等。从出土的书画实物来看,书画装裱的历史至在历经了约两千年的发展后,传统书画装裱少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年前。如1973年湖南战国楚修复工艺已然上升为一门艺术,

3、对其的弘扬和保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1]与1972年长沙马王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传统书画装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人物凤夔图帛画》[2]上均残留裱修复的意义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有类似于装裱中挂轴形式的装饰,长沙西汉古墓DNWH对书画的保护与加固作用,未经装裱与经过装裱中也曾发现有红漆卷轴的帛卷[3]。秦汉时盛行以的书画在保存方面的时效性上差异明显[5];二是绘画的屏风作为装饰,有着用粗的麻纸、布或帛烘托和显现书画的艺术效果,装裱平整后的书画等在书画屏风背后复裱一层以起加固保护作用通常更能彰显蕴含的韵味[6];三是继承和发展中的做法[4]。发展

4、到南北朝时期,装裱与修复技术技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技术,保护这一弥足珍贵艺日趋完善,当时的文献已多有记载。隋唐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的装裱修复蔚然成风,设有专门的官职来管就南京博物院而言,其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理装裱国家收藏的书画名迹,书画装裱修复也进艺一直秉承了“苏裱”的优良传统,如以前身“国入了成熟时期。明清五百年是书画装裱修复的辉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为开端,则已有着近八十煌时期,装裱修复艺术发展快、款式变革较多、专年的历史,苏裱艺术大师谢根宝、华凤笙和于通著接踵而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特别是明海都曾工作于此。2011年值“苏裱”被纳入我国国收稿日期2

5、013-05-18作者简介何伟俊(1975-),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站博士后,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彩绘类文物保护修复。张金萍(1966-),女,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陈潇俐(1980-),女,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纸质文物保护修复。26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探讨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之后,南京博功研制了稳定性好、持久性强的防霉和防蛀性能物院的“苏派装裱技艺”也被列入了江苏省第三的改

6、性淀粉粘合剂SDK,获得国家文物局1998年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度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8]。南京工业大学魏无际二科学化需求与王吉荣等对纳米ZnO添加在书画装裱浆糊中传统的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主要工序通常的防霉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添加纳米ZnO概括为“揭、洗、补、全、覆、装”六大部分,具体则的浆糊具有较好的防霉能力和较高的pH值,有可分为:前期准备、旧裱处理、固色、清洗去污、揭利于书画的长期保存[9]。故宫博物院的刘舜强等旧、补缺、托芯、全色、贴条、上墙、打蜡、砑光、装研究了传统中药对装裱浆糊性能的影响,认为古裱上轴等多道工序。而其中的诸多关键步骤

7、,如代文献中记载在浆糊中添加白芨、明矾、川椒等固色、清洗去污、揭旧、补缺、全色、贴条等,一般中药成分,有利有弊。研究后发现白岌可明显增依靠修复师的经验来进行判断,缺乏相对科学的加浆糊黏度;川椒有良好的抑菌能力;明矾则会依据,例如在清洗的次数和水温的确定上、污斑增加浆糊酸性,不宜过多使用[10]。去除材料的使用方面、用来固定颜色和防止颜色这些研究开展的范围较小,且也多处于初步晕散胶矾水浓度配比以及修补和补配材料的选的试验阶段,缺乏相对的持续性和扩展性,因此择等。因此在现代科技不断融入文物保护修复行在综合保护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尚存有较多的业的今天,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

8、艺在保留其本质空白。的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