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实训报告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

ID:10728549

大小:47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07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_第1页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_第2页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_第3页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_第4页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实训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工程综合实训报告(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班级:10城轨(1)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蒋英礼完成日期:2012-05-30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大安至寄料段隧道初步设计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公路的一部分——隧道,对于施工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设计课题为高速公路隧道,重点研究新奥法施工。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大安至寄料段全线设一处隧道,即上台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右路线间距为24米,隧道轴线间距35.6米,左线隧道全长1968米,右线隧道全长

2、2079米。隧址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豫西褶皱带,未发现大的断层。工程地质调绘和物探工作亦未发现断层迹象,故认为场地范围内没有断层。岩性为安山岩,肉红色,粒状结构,杏仁状构造,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微风化~全风化,分布于隧道址全区。本隧道围岩全为安山岩,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与该岩层埋深、风化程度强弱有关。目录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1.1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规范1.1.1主要技术标准1.1.2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2工程概况1.3地形地貌1.4地层岩性1.5地质构造1.6隧址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1.7隧道洞室围岩级别1.8地震烈度第二章总体设

3、计2.1选址的考虑2.2纵断面设计2.3橫断面设计2.3.1建筑界限2.3.2紧急停车带和橫向通道2.3.3内轮廓设计第三章衬砌设计3.1初期支护3.2二次衬砌3.3围岩压力的计算3.3.1断面参数的确定3.3.2计算垂直均布压力3.3.3围岩压力计算3.3.4浅埋和深埋隧道的界限第四章施工设计4.1施工准备4.2辅助施工方法4.2.1超前锚杆4.2.2超前小导管注浆4.3施工设计4.3.1总体方案和部署4.3.2洞口施工4.3.3隧道内施工参考文献--------吴家寨隧道左线六盘端初步设计致谢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1.1采用的技术标

4、准和设计标准规范1.1.1主要的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的交通量设计,采用单向行车双车道、上下行车道分离式设计。(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的几何线型与净空按6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60km/h设计。1.1.2主要设计标准与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1.2工程概况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大安至寄料

5、段全线设一处隧道,即上台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右路线间距为24米,隧道轴线间距35.6米,左线隧道全长1968米,右线隧道全长2079米。1.3地形地貌隧道址区地貌单元属低山区,进口端地形坡度10~200,出口端地形坡度15~250,隧道上覆低矮灌木和杂草,植被较发育。地面高程374.22~552.72m,相对高差178.5m。该山岭北坡陡,南坡缓,隧道最大埋深176.76米。1.4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汇及钻孔揭露:隧址区隧道进口、出口路段山坡上有少量坡洪积亚粘土,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汝阳群(Pt22ry)及熊耳群(Pt22xn)

6、。现将揭示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基本特征由上之下(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坡洪积亚粘土(Qe1+d1):见于进出口地表,褐黄色,含碎石,碎石成分为石英砂岩、安山岩,棱角状,d=2~8cm不等,含量约20~30%,亚粘土,稍湿,松散,下部稍密,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为0.5~4.9m。(2)中元古界汝阳群(Pt22ry)分布在山顶上,里程为K11+780~K12+640路段,厚度4~51m,岩性为砂岩、砾岩夹泥岩页岩。砂岩(Pt22ry):紫红色,细晶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硅质胶结,全风化~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与

7、风化程度有关,分布在上台隧道山岭顶部,中夹薄层紫红色泥岩、页岩,隧道本身不接触。砾岩夹泥岩页岩(Pt22ry):杂色,砾状结构,块状结构,硅质胶结,砾石成分为石英砂岩、砂岩碎块,砾径10~20mm。中夹薄层紫红色泥岩、页岩。泥岩夹层构成软弱结构面。(3)中元古界熊耳群(Pt22xn):岩性为安山岩,肉红色,粒状结构,杏仁状构造,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微风化~全风化,分布于隧道址全区。本隧道围岩全为安山岩,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与该岩层埋深、风化程度强弱有关。1.5地质构造隧址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豫西褶皱带,未发现大的断层。工程地质调绘和

8、物探工作亦未发现断层迹象,故认为场地范围内没有断层。根据场地基岩露头测量统计,遂址区岩体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五组,裂隙产状为:500∠630,930∠620,1400∠900,1470∠630,1700∠720,2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