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

ID:10728169

大小:7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07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_第1页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_第2页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_第3页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_第4页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题记:今日学堂是以心理和行为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家教授知识,贩卖答案的学店,所以,老师们会用各种方法,改进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学堂很善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把厌学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的孩子,把思维涣散的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思维次序的孩子,把行为不良的孩子转变为让人喜欢的孩子。这种转变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教育(不是读书和听课),转变其固有的心理和认知模式。 这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问题儿童的调整和心理矫治。因为:只要找到问题儿童有问题的核心价值观和问题心理模式,再通过行为教育,让他原有的心理模式碰壁,最后不得不寻找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

2、教育者,可以教出优秀的孩子,同样也可以教好问题儿童。因此,本质上,好教师眼里是不存在问题儿童的。但是今日学堂依然不愿意接受问题儿童入学:原因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调整好一个问题儿童的精力和资源,可以教出十个优秀的孩子。我们不愿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来把问题儿童培养一个“正常人”,而更愿意把“正常人”培养成优秀者。所以,问题儿童的调整,在我们这里只是一个研究实验性质,而不是“产品供应”性质,只提供样品,不提供商品。家长们如果有需要,请自己学习方法,我们愿意免费提供。 除了这个理由以外,还存在家长的问题。问题儿童调整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而

3、是这个孩子后面的问题父母,问题爷爷,问题奶奶!只有问题大人才会养出问题孩子来!所以,要教育好一个问题孩子,必须同时教育家长,教育问题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问题家长的过程。但是很少有家长认为自己需要被教育。如果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家长至少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是没有尽自己的责任。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学堂,又何必介入成人的教育呢?所以学堂所谓的挑选孩子,其实是挑选家长,考评家长的教育原则。所以,除非家长有极为强烈的面对愿望,愿意彻底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愿意全面配合学堂的教育行动,否则我们的教育手段是无用的。这里通过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家长们参考,看看自己是否

4、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要等到已经出现严重问题才到处求医。 学堂教育案例实录:问题孩子的心理矫正和行为调整。    问题孩子是怎样炼成的?小恒的问题及问题的来源!                                                                        作者: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 案例:问题儿童小恒今年11岁。以下是他的父母提供的,关于目前他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说明,希望我们能够对这些不良问题做一些调整。孩子妈妈的要求是:她已经不抱希望这个孩子今后有多大的出息,或者成才,考大学。只希望通过我们学堂能够让儿子做一个“正

5、常人”。我猜这个妈妈,在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在孩子活泼可爱的幼儿期,不会只有这种“基本要求”吧?可能还是做了一个天下妈妈都在做的梦,希望孩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吧?直到上学以后,要求越来越低了。很多妈妈最后的要求,就是“不死就成”,多可笑的中国父母。 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孩子的“不正常行为”如何,以下黑体字部分是晓恒妈妈的描述,其余部分是我的点评。希望当父母的人从中吸取教训。 大概成长经历:1-6岁完全由爷爷、奶奶带大,特别宠爱,6岁接到父母身边之前,还在由大人喂饭,晚上端尿。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和长辈削弱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案例:我们可能想象这对祖父母多么的“尽责

6、尽力”,多么的“幸苦”和“繁忙”地照顾这个“小少爷”。直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缺乏各种能力的废物后,父母才发现一个简单的常识:不能让老人宠孩子。从心理学上来解释“隔代亲”的情况很简单:这种类型的爷爷奶奶,并没有多少教育思想和智慧,但是自己的儿女可能都还不错。因为生自己儿女的时候,往往面临很多人生和事业的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宠孩子”,反而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结果自己的儿女往往还比较正常,甚至是优秀。因此如果儿女指责他们带孙子的方法有问题,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怎么啦,还不是把你们带大了,还不是有出息?让儿女无语。 但是后来带孙子的时候,这些老人往往已经从人生

7、的战场上“退居二线”,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生和事业等着他们了。但每个人都是有成就需要的,对于没有“事业”的,不甘寂寞的老人来说,照顾孩子就是他们获得自我成就感的一个良好的工具。这种老人其实很少有什么“教育思想”,他们甚至缺乏基本的思考能力,往往依照“本能”来行动,甚至根据自己的情绪喜好来“培养孙子”。他们的“权威地位”,不是来自于智慧的思考和前瞻性的眼光,而是来自于儿女们的孝顺和服从,这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还是很有“能力”的,会依仗自己的身份地位,喜欢给孩子们出主意,下结论,提要求,教孩子们很多混乱不清的人生概念。而儿女们为了体现“孝心”,在发生教育观念冲突时,

8、往往牺牲自己的原则,牺牲孩子的未来,来服从,讨好老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