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

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

ID:1071878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_第1页
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_第2页
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律与例的概念及特点综述(一)律的概念及特点1.律的概念律最初与法律并无任何关系,《说文》解释说:律,均布也,从彳,聿声。均布是古代乐器中调音律的工具,所以律最初仅指标准、规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律字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到战国晚期,律字被人们赋予了法律上的意义,它不仅被用来指音律,还演化成广义上的法。所以有律吕万法所出,故法令谓之律的说法,即律是指法则、规范,是较为稳定的法律形式,我国封建社会中各朝各代都将律作为其刑事法典的名称,如唐律、大明律、大清律等。2.律的特点(1)律具有稳定性律者万

2、世之常法,律是秦汉以来历代王朝最正统、最持久,也最稳定的法律可见律的特点之一就是稳定性。明清时对律的修订也突显了这一特征,以《大明律》为例,从其初创到定型历时三十多年。《大明律》颁行时明太祖朱元璋曾言: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此后明朝的皇帝就对律文没有什么改动,只能根据一时权宜定立不少的例。至清朝在详译明律,参以国制的立法指导思想影响下,《大清律例》也将明律的稳定性继承下来,自乾隆五年《大清律例》颁布以后,清朝统治者多次强调律的稳定性,在乾

3、隆二十七年乾隆曾传谕说;国家设定律例,历经斟酌损益、条分缕析,已属周详。近来新任各省臬司辄于律令内摭拾一二奏请增改,其中固有旧例于事情未尽隐括,应随事变通者;而未能通彻律意,或就一时之见率请更易者亦复不少。然各逞己见,议改议增,适以变旧章而滋纷扰,于谳狱之道有何裨益?着将此传谕中外问刑衙门知之。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大清律例》中的律文自定型以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动。虽然固定的律文可以维护祖制,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但是律文的这种特点随着社会的变化却使其显得过于僵化,出现了不能适应统治者统治要求的现象。(2)律

4、具有概括性律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朝代最基本的法律形式,是刑事法律的法典,它除了具有稳定的特征外,还具有概括的特征。律尚简而例独尚繁,非简不足以统宗,非繁不足以征引,其条分缕析,秩然井然乃能及万物之情伪一皆有所附丽,而不容毫厘之差,盖若是其至纤至悉也。可见律文具有简略的特征,但律文虽然简略,包括的范围却很广泛,它能够提纲挈领、概括全面,这是其他法律形式所没有的。在乾隆二十七年弘历发布的上谕中曾说道:律例一书原系提纲挈领,立为章程,俾刑名衙门有所遵守。至于情伪无穷,而律条有限,原不能纤悉必到,全然赅括之势,惟在司刑者

5、体察案情,随时斟酌,期于无枉无纵。则不可以一人一事即欲顿改成法也。因此清立法者沿袭明律将《大清律例》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七篇。其中律文有436条,规定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立法者非简不足以统宗的简明立法的倾向影响下,成就了律文所具有的概括性这一特征。律文的这种特征虽然可以达到统宗的目的,但是却存在不能使律文对情伪无穷的社会关系规定得纤悉必到的缺点。(二)例的概念及特征1.例的概念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例包括了各种性质的法律规范,涉及国家的行政、军事、经济、民事、诉讼

6、等各个方面。其中刑事方面的,一般附于律文之后的称条例;行政法规方面的,附于会典之后的称为事例;各部、院、寺、监、府等衙门汇编本部门的法规称为则例。而在本文中的例是指狭义上的,即问刑方面的条例。它是清统治阶级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统治需要,以律为基础和依据制定的刑事性质的单行法规。清朝的立法者将律例合编,例通常附于律之后作为律的辅助与补充,清朝的基本刑事法典《大清律例》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2.例的特点(1)例具有灵活性对于例的这一特点在清朝时有这样一些描述:故律一定而不易,例则世轻世重,随时酌中之道焉。

7、;律为一代之章程,例为应时之断制。律一成而不易,例因时以制宜。由此可见例相较于律具有灵活性。以清例的修定为例,自乾隆五年颁布《大清律例》以后律文未再更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而不易的律文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例的因时、因地、因事的修定成为了一时的潮流。因为只有以例的灵活才能补充律因过于稳定造成的僵化的缺点,补律之不足,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2)例相较于律更具体如前所述,律具有概括的特点,这一特点虽然可以让律

8、足以统宗,但是却不足以包罗万象,不足以应付社会的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