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9387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妇女权利研究的思维转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女权利研究的思维转换论文detai.lasp?id=1810,2005-10-01;挪威特里尔·莫伊:《女权主义批评的反思》,青诤译,ht-tp://.culstudies./rendaneitsein),并且与同样的方式,超验的自我构成自我与他人共享的交互主体的世界”。4(P210)因此,“虽然海德格尔第一步是要摧毁参照主客体关系模式的主体哲学,但他第二步却退回到主体哲学的概念约束中,因而他努力依据主体哲学的术语把世界的可理解性看作是世界显现的过程,而唯我性的存在再一次占据着超验的主体的位置。”4(P210)
2、相似的,胡塞尔也提出了“面对生活世界”的哲学,他也致力于解决主客体二分下的哲学所带来的问题。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向来被人们认为具有转变哲学思维范例的意义。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其动机之一,来自于他对客观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批判。胡塞尔从生活世界来把握意义问题,也就是回答人的存在的问题。在胡塞尔看来,通过单子间的共同体的建构,在我之中(或者在任何一个“单子共同体”中)被建构起来的这个世界的本质特征,就应当包含这个意思,即这个被先验地建构起来的世界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人类的世界。更进一步说,在每个单个的人中,它
3、都是诸内心的意向体验和潜在的意向性系统而被多少是完善地建构起来的,因为这些意向体验和潜在的意向性系统本身已经作为内心生活被建构为是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的。无论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形而上学或主体哲学。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点的内含是一个孤立主体的视野(视域)。因为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主体自我构造出来的视域的总和。因此,他的问题就在于先验主体式(排除前设性而达到无成见的理解的本质还原方法)的理解和生活世界本性的构成性理解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者说,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是由孤立的主体自我构造出来的视域的
4、总和,尔后才展开为“我们”,即交互主体的共同视域。因此,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的终极性仍在于先验主体性。胡塞尔的这种观点表明,他还没有摆脱传统认识论原理的制约。他从先验性主体出发,而不是从交互主体性出发(虽然他首先提出了交互主体的问题),因而无从认识到生活世界的构成性结构。实际上,生活世界是交互主体世界,交互主体通过语言而相互理解。一种语言为交互主体所共享,通过话语而建构生活世界。现代哲学本身由于主体中心理性的消解而面临困境。而哈贝马斯建立的后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力图消解传统哲学的超验主体及其主体
5、中心理性,克服主客二分式的思维模式。现代哲学家不仅在哲学领域对之进行批判,而且对社会实践领域里的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清算。哈贝马斯认为,后形而上学思维对主客二分式思维的否定以及对目的理性或者说工具理性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生活中的合理性已经耗尽了它的潜能。现代性是一项没有完成的计划,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并没有完全丧失其内在潜能。社会生活中语言交往所内含的合理性(交往合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是现代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哈贝马斯看来,内蕴于语言交往结构的交往合理性(交互主体性),是在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关键点
6、上敞开着但并没有为人所采取的一条思维路向。恰是哈贝马斯汲取了语言哲学、现象学及解释学等现代哲学的成果,建构起交往哲学。从主体中心哲学到交往哲学,从主体中心理性到交往(合)理性,现代哲学面临着深度的方法论转换。通过交往合理性,我们可以重构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主义、认知主义以及道义论的伦理学和价值论,而不陷入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对古代哲学的思乡病中。交往合理性以语言交往为其中心概念。语言交往以相互理解为其目标,它在话语规则、行为规则的共享以及语境共享的前提上进行,这就蕴含着道义论的伦理学对人的普遍尊重及其对道德规律的普
7、遍尊重。话语背景的交互主体共享,根源于社会世界的规范性,即一定的社会世界的规则使我们可以把一定类型的行为称为合法的行为,而把不合规范的行为及不可理解的话语排除在外。同时,文化传统作为内在因素的社会世界,本身既是交互主体行动的背景,同时又是交互活动(interaction)所生成。在这个意义上,正是交互主体的现实活动,把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本体意义排除在哲学的视野之外。从另一方面看,正是交往合理性,使我们可以在消解形而上学和主体中心理性之后,把普遍主义、认知主义重新置于新的合理性基础上。总之,西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经
8、历了语言学转向后的后形而上学的思维背景下,通过不同的学者对哲学思维二元划分之下的思维意识解体的努力,为我们思考一些看起来隶属传统的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而女权的发展,正是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路径来增强它的理论创新力与前进的动力,同时在这样理性前设的努力之下可以为女权的发展提供一种运动的理论指向。(二)实践中的社会性别从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建构中,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