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

ID:10692818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_第1页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_第2页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_第3页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_第4页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试制度的断裂与传承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从分析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入手,对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一遍梳理。通过对中国考试制度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在于其政治制度的延续性,而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状况正是由于我们割裂了这种政治制度的延续性。文中具体分析了建国后我们对传统政治制度的两次割裂,继而指出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需要注重传统,改造传统,以"古为今用"。【正文】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公众择业的一条主渠道而为人们所关注。"公务员"这一职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仕途"。"

2、公务员考试"是今天人们进入仕途的唯一合法的途径。一个国家通过什么途径,选取什么样的人参与国家管理..毕业,这是每一当政者必须认真考虑的大问题。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迄今为止,"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实施可以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的突破。有人说,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其实事实并不尽然。应该说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政治制度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有改革开放之助,然这只是外因,并非内因。而且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把这一突破归功于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模糊我们的视线甚至

3、误导我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而使我们的改革误入歧途,迷失大局。这种简单的推论不仅不会使我们有"窥一斑,见全豹"的认识,相反到会使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认识呢。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误导。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惊异的发现自己已经远远的落后于西方,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我们似是一无是处,不是一度曾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吗?正是在这种心态的冲击下,我们大量的引进所谓"先进"的东西,一度"西风压倒东风"。时至今日,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洗礼,国民的心态已日趋成熟,不

4、再有当初那种幼稚的盲目认同。可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化并不是如此简单的。社会心理也可把它叫做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发展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它要么先进于社会现实的发展,要么落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叫它是社会心理的惰性。这种"崇洋"的心理也是如此。虽然它并不表现在显在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但却沉积在社会的潜意识中,并支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君不见出国热一浪高过一浪,出国培训门庭若市。而且随着我们放眼看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会更客观,同时这也伴随着社会的成熟,..毕业我们也承认了自己的落后。何况我

5、们的落后是客观存在,因此这种社会心理的长期存在也是有其客观现实的社会基础的。我们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认识也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一种认同,这有其合乎情理的一面,然而却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符合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事实上为政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在我国早已有之,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实在是西方人研究中国历史时,看到了这种制度的奇妙之处,遂也来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为洋用"。于是这种制度经过西方的改造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本土化"之后遂在西方开花结果,演变成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所以,我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6、制度其实是经历了一番"出口转内销"的曲折过程而为我们所用的。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我们其实也还可以说"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实施仍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功劳,并不会得出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政治制度自身逻辑发展使然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和我国现实的政治的发展,就不难得出此一结论。我们先考察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的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

7、后影,渐渐地在变质。"1我国考试制度也不例外,其产生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考试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选举制度。汉代的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2地方上选举人才到中央,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也可以说是三种:一种是无定期的,如皇帝去世,或是大灾之年,中央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替国家做事。这种是无定期的。这样选举的人,多称之为贤良即由特出才能的人。而且他们要经过政府的"策问",提出"对策"的录用程序,分别挑选任用。第二种是特殊的选举,如政府需要出使西域的人才、军事人才、治水的人才等等时,往往下诏征求。这种人

8、才可以大家举,也可以自荐。这是一种特殊的选举。还有一种定期的选举,就是选举孝廉。这在汉武帝时,形成一种定期的选举制度,每郡每年都要选举出一两个孝廉来上报朝廷。武帝以后,汉代逐渐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当时设有太学,就如同国立大学一般(太学里的毕业生分两等,称科,甲科出身为郎,乙科出身为吏),郡国孝廉多半是由太学毕业生补吏出身,于是,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