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学》教学课件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

ID:10688673

大小:242.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7-07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_第1页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_第2页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_第3页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_第4页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美学》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用美学》教学课件周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ainzhou76@163.com137208729878/6/2021第一章美学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历史演变一、审美意识发生阶段时间: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与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可分。特征:从实用到非实用,从功利到非功利。表现:生产生活与政治生活。什么是功利?《汉语大辞典》:“功效和利益”,即用处和好处。《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8/6/2021(一)生产生活1.物的生产例子:原始部落男性佩戴象牙或其他动物皮毛的习俗。2.人的生产例子:女性美的标准在变迁。8/6/2021(二)政治生活例子:中国的巫术祭祀。其政治性表现为:(1)

2、企求天的保护。(2)感谢天的保护。(3)用天事来约束帝王。(4)以天命指示人间。其艺术性表现为:巫术是原始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相统一的艺术。8/6/2021(1)诗歌:A颂词;B祈祷文。(2)音乐A祭礼用乐。B飨礼用乐。C射礼用乐。D乡饮用乐。E军礼用乐。F燕居用乐。G祷雨用乐。H禁乐。(3)舞蹈: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舞”。8/6/2021二、美学思想阶段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特征:与审美意识相比,(1)有语言或文字的载体。(2)有理论的形态。与美学学科相比,(1)分散、凌乱。(2)没有自觉的学科意识。例子(一):中国早期的美学思想1.儒家(1)美善有别。(2)善高于美。(3)和

3、为美。2.道家(1)自然为美。(2)物化。例子(二):西方早期美学思想1.美等于真。2.和谐为美。8/6/2021三、美学学科阶段时间:特征:(1)有专门的美学著作,独立研究美学问题。(2)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与范围。标志: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美学》一书出版,他被称为“美学之父”。定义:美学是研究感觉、情感的学问。Aesthetics意即“感觉学”。“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定位:知——理智——真——逻辑学意——意志——善——伦理学情——情感——美——美学评价:(1)给予美学独立的地位和存在的合理性。(2)把美学定义

4、为感觉学,有合理一面。(3)把美学看作低级认识论,不如逻辑学和伦理学,感性低于理性。这不合理。8/6/2021第二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美的哲学(一)美的起源。(二)美的本质。(三)美的性质。(四)美的分类。(五)美的范畴。二、审美心理(美感)(一)美感的产生。(二)美感的特性。(三)美感的构成。(四)重要学说。三、艺术美学(一)艺术哲学。(二)艺术创造问题。(三)艺术接受问题。(四)部门美学。8/6/2021第二章美的哲学 第一节美的起源一、“美”的字源学起源(一)羊大为美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意义:(1)美来源于实用,美善同

5、源。(2)美感的起源包含了快感,美感离不开快感。8/6/2021(二)羊人为美依据:萧兵认为美的原来含义是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大人会巫术、知天命。今道有信认为善字的字形如把羊放在盘状的古代容器“豆”之上,作为牺牲之一。意义:(1)美同样起源于实用目的,但羊大为美偏于个体,而羊人为美则偏于群体社会。(2)美感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8/6/2021(三)羊作为生殖崇拜的对象而美依据:王政认为羊作为生殖能力强的动物受崇拜,由生殖崇拜过渡到美。希腊神话认为,羊是雄性生殖力、欲望的象征。潘(pan)和萨提尔(satyr)为代表。意义(1)美同两种生产,物与人的生产都有关,因而与两种意义的善有关。

6、(2)潘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感性欲望与艺术冲动。艺术的起源与美相仿。8/6/2021(四)女色之美、两性关系之美依据:马叙伦认为美是“媄”、“媺”的转注字,而不是会意字。意义:三、四属于同一理论。(五)羊的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综合性感觉依据:笠原仲二认为羊代表了诸多感觉的会合,成为美的意识的载体,其中味觉仍是主导感觉。上述五种理论都揭示出: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美善同源。8/6/2021第二节美的性质一、美的基本性质(一)感性形象性美离不开具体的物质形式,美的对象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真理、知识,因此美不是真。美也不是抽象的道德范畴,而落实为活生生的人或事等感性形象上。8/6/2021(二)非功利

7、性朱光潜以松为例,提出人生三种态度:科学的态度、现实功利的态度、审美的态度。1.科学的态度:关注事物的规律、本质。2.现实功利的态度:关注事物的用处,满足人现实利害得失。3.审美的态度:从科学和功利态度中暂时解放出来,关注事物形式的美。8/6/2021意义:审美的态度是双重解放。对象而言,保全生命,保持个体独立,从被奴役中解放。对于主体而言,保持个性自由,从奴役他人,同时也被欲望奴役中解放。(三)情感性1.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