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

ID:10687426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_第1页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_第2页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_第3页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_第4页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浅析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主张文化主义的伯明翰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上,经历了从批判到理解的视角转换过程。西方大众文化是2O世纪初期在美国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日渐发达而最早兴起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蔓延至欧洲大陆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西方大众文化始终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对其概念尚没有达成共识。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中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对象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注重满足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较,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商业性、世俗性、技术性等特征,并且

2、已经影响到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该研究领域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产生了不同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二是伯明翰学派,以威廉姆斯、霍尔等人为代表,对以往有关意识形态的经典论述进行了批判和分析,借此对大众媒体与国家、个人的关系,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和阐释,提出了新的理论。本文将着力分析两大学派对大众文化的

3、理论观点,梳理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转向。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30一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及其对国内学术界的禁锢,1935年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机构的社会研究所迁往美国加州。在当时许多欧洲学者的眼中,美国是文化自由生存的最好空间。然而随着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深入,他们渐渐发现,欧洲法西斯的高压统治,在美国以另外一种和缓的强求一致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高压在文化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基于此,到了40年代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重心转向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在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是最早将眼光投注到大

4、众文化的人,他最早把大众文化和高等文化同时纳入到现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1947年,他和霍克海默在阿姆斯特丹一起出版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著作《启蒙时期辩证法》,其中文化工业:作为欺骗受众的启蒙一章是社会批评学派对大众文化发出的第一记重炮,不仅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尤其是媒介文化批判的基调,而且文化工业一词也成为传播学批判学派在论战中最广泛使用的词汇之一。文化工业是阿多诺自创的,后来,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一文中,他谈到:1947年,我们的原稿中用的是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后来我们决定用文化工业取代它,因为大众文化和它字面上鼓吹的涵义是有所区别的。

5、大众文化一词总让人误解为文化是从大众中产生的,而事实上它只是在大众中自发产生的类似文化的东西,是流行艺术的短期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必须用文化工业一词来与大众文化划清界限。对于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法兰克福学派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释。第一,文化工业时代是一个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的,文化工业的主控者揣摩大众(即消费者)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对文化产品在生产环节上进行不同的设计加工。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借助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致,这就是文化工业中所谓的管理。文化产品的

6、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交换。文化产品的价值由其所能实现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特殊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工业生产体系中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备一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特点:商品性、标准型和批发性。文化工业里工业一词指的就是文化本身的标准化。文化工业的整体运作将利益动机赤裸裸地编织到文化市场中,但却假以文化的标签在文化市场贩卖。这些文化形式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为生产者谋取银两,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品质。在阿多诺等人看来,这类文化产品偏离了正常的文化轨道,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一步步趋向物化,直到沦为纯粹的商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7、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批发到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麻醉剂。第二,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备隐蔽的欺骗性,这是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特质。文化工业利用新技术重新加工耳熟能详的旧有的文化形式。它对大众的需求体贴入微,根据大众的消费小心翼翼地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口味的文化产品。尽管并不遮掩对利益的追求,但表现出温情脉脉。阿多诺等人分析了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手段:首先,它声称为了让上亿人平等地享受文化工业的产品,一定的重复是必须的。而数额有限的文化产品生产中心与为数众多且需求不一的消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