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撰写论文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

ID:10685745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第1页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第2页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第3页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第4页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如何撰写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如何撰写论文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导读:四、如何撰写“挑战杯”挑战大赛的参赛论文1.1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1)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1.构思要围绕主题开展若要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他是体现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是要围绕主题构思,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来编写,有时又会需

2、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3.要做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做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的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的

3、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1.2如何提高构思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

4、之前,先拟定制作提纲,可以极大的帮助读者锻炼思维,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办法之一。写提纲的作用: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自己勾画出全篇论文的框架或轮廓,体现出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2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探究如何撰写论文_(2)导读:容易办到。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这很像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微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应该说,高速度提纲要比刚写好文本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

5、的标题。由此可见,通过写作提纲的拟制,可以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全篇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3.提纲的拟制,有利于繁忙的与进行合作撰写的多作者。前者,由于工作忙,时而中断写作过程,可借提纲提示,帮助你在重新写作时立即恢复原来的思路;后者,可帮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纲进行分工与协调,避免由于各写各的引起重复与疏漏。1.3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1)题名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3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

6、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用“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来描述其重要性。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含混不清措施:要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显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总的来说,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相互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练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是合乎要求的,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的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

7、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准确。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4不过于笼统和一般化。3.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外延: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内涵: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