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80852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环境工程论文参考范文:资源、环境双重背景下某省产业结构优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论文参考范文:资源、环境双重背景下某省产业结构优改研究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代写论文老工业基地之一,其经济长期保持粗放型模式,产业结构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导,其中,装备制造业、冶金、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产业,因此,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2003年,11.5%;2004年,12.8%;2005年,12.7%;2006年,14.2%;2007年,15.0%;200
2、8年13.4%;2009年,13.1%;2010年,14.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亿大关,为辽宁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然而,这些高的经济增长是要以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来的。从资源角度来看,辽宁省单位产值能耗(2010年,1.380吨标准煤/万元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资源消耗量大;从环境角度来看,辽宁省经济主要依靠污染相对较高的工业拉动,长期粗放经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3、,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约束之所以会存在,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供给、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目前,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长期、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经使辽宁省部分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本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不足,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可见,辽宁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受到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认为要想实现辽宁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缓解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经
4、济增长为目标,以资源、环境为约束对辽宁省产业结构进行优化。1.1.2选题意义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间质的组合和量的规定,构成产业间经济资源的分布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也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对应着不同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因此,寻求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途径,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亟待解决重大课题。因此,本文就资源环境约束下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辽宁省的可持续
5、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对于正确认识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以往,我们常常会忽略增长与发展的差异,忽略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效应。本文对辽宁产业结构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结构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可以全面、准确反映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对于把握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重要意义。随着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问题的日益突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在是要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整合,即经济发展目标。本
6、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以资源和环境为双重约束,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而推动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为现阶段辽宁省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资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通过对近些年文献的整理,显而易见,产业结构这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中,研究较多的是产业结构理论对资源的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资源的影响,将资源作为约束条件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是比较少的。然而,伴随着高速经济发展产生的大量的
7、资源消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赫尔曼戴利(1973)认为人类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他主张在尽可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源利用率高且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1]。米勒和布莱尔(1985)借由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行业中能源资源的使用量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探讨了产业发展状况,并得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2]。赫希曼(1958)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认为产业部门的发展应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它们
8、投放到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污染更小的产业中,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3]。第2章理论基础2.1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以支付得起的成本、环境安全和友好的方式获取合适、可靠的资源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我们所需的大部分资源的供给和使用都是不可持续的[20]。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可耗竭资源的短缺是常态,资源约束是一个刚性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在该约束条件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