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要遵循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彰显办学特色的原则。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要和谐发展;做到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要遵循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彰显办学特色的原则。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要和谐发展;做到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的全面进步。关键词:建设和谐校园;基本原则;具体做法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
2、码A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加强硬件建设固然重要,同时软件建设也要同步加强。和谐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进步。一、建设和谐校园必须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基所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即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体现他们
3、的价值,考虑他们的利益,帮助他们求得自身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积极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把育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也是以人才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从而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二)人才培养的原则。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学生具备怎样的理想和精神风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4、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兴衰成败。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三)彰显办学特色的原则。学校办学特色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不仅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总结和积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学校办学必须科学合理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在所选择的学科专业领域中最大限
5、度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在坚持统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以学校现有条件为依托,针对学科专业之间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不同资源和不同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构建方式,着力发展学科专业特色,使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凸现出来,从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此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构建和谐校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要和谐发展。学校党委(总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各科室干部及教师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
6、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办学效益的整体提升。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领导班子是关键。因此,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亲和力。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及教职工,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责权到人。班子成员要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以心感人,以情留人,以诚待人,让教职工信服。班子成员要相互尊重,以诚相见,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以维护班子内部的和谐团结。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教师是根本,
7、要实现教师之间和谐发展,就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就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二)坚持用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手段要求教职工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职工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理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
8、会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团结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全体教职工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三)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科学治校、民主治校,鼓励教职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要充分尊重民意,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