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关键词】穴位埋线;调冲止血汤;月经过多;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 子宫内放置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较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但因此出现的月经过多却成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20世纪90年代后,本院先后用中药及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本病数百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近2年来,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改进治疗方案,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的综合方法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过多,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周期。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参
2、照《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1]及《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2]中相关标准拟定:①有放置宫内节育器史;②放置宫内节育器前月经正常,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的因素;③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量较放置前明显增多,一次月经失血量>80mL,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中医辨证以冲任受损、瘀阻胞宫为主,但有挟虚、挟热之不同。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4~47岁之间;③有不同程度贫血;④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
3、出血、子宫肌瘤等;②有心、肝、肾及血液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月经量增多者;③不能坚持本方案治疗或中途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影响疗效观察者。 1.4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妇科、中医科门诊患者,共25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0例,其中30岁以下者86例,30~40岁37例,40岁以上7例;病程3~12个月50例,1~3年74例,3年以上6例;宫内放置节育器1年以内者24例,l~3年56例,3年以上50例;中医辨证为冲任受损、瘀阻胞宫者70例,冲任受损、瘀阻胞宫挟热者20例,冲任受损、瘀阻
4、胞宫挟虚者40例。对照组128例,其中30岁以下者82例,30~40岁38例,40岁以上8例;病程3~12个月48例,1~3年75例,3年以上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1年以内者26例,l~3年55例,3年以上47例;中医辨证为冲任受损、瘀阻胞宫者66例,冲任受损、瘀阻胞宫挟热者23例,冲任受损、瘀阻胞宫挟虚者39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贫血状态(血红蛋白56~92g/L),多数患者伴有经血紫黯夹瘀血块和/或痛经,部分患者形容月经出血多如“喷涌”状或打开“水龙头”状。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5、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穴位埋线 ①主穴为3组。A组:肝俞、血海、中极;B组:脾俞、三阴交、关元;C组:肾俞、三阴交、气海。配穴:血瘀重者加太冲或行间;气虚甚者加气穴或足三里;血热者加曲池或太溪。②用具:一次性穴位埋线专用针(药管械生产20040062号)及1#铬制医用羊肠线(国药管械准字2001第3650098号)。③药线制备:据辨证分型的不同,制备3种不同功用的药线。调理冲任、理气活血用当归10g、香附6g、益母草6g;滋阴凉血则加赤芍、生地黄各6g;补气养血加
6、黄芪10g、何首乌6g。将以上3组不同功用的免煎中药(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分别装入灭菌医用磨口瓶中,各加入75%酒精100mL,再将羊肠线剪成2.5cm和1.5cm长后放入药物酒精中,浸泡10d即可使用。④操作:根据不同证候选定不同功用的药线。辨证为冲任受损、瘀阻胞宫者用理气活血药线,挟热者用理气活血兼滋阴凉血药线,挟虚者用理气活血兼补气养血药线。背俞穴用透线法,在距埋线穴位点上1.5cm处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将针芯后退3cm,左手持无菌小弯镊将2.5cm长药线穿入针前端,用提捏斜刺法将针快速刺入肌层(
7、进针深度视局部肌肉丰薄而定),再改用平刺角度缓慢进针,至所选穴位并顺膀胱经向下透过该穴位1~1.5cm后,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药线埋植在穴位下的肌肉层,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穴周令出血0.1~0.5mL左右,后紧压针孔止血,创可贴保护针孔。其他穴用注线法: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将针芯后退2cm,如上法将1.5cm药线穿入针前端,将针快速刺入穴位(进针角度与深度同毫针刺法),当有针感后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使药线埋入穴位肌层,出针后同前法处理针孔。⑤疗程:每次取主穴l组,并据辨证选
8、配穴1对,3组主穴及2对相关配穴交替使用,于每次月经前7d埋线1次,2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后评定疗效。 2.1.2中药辨证治疗 自拟调冲止血汤,药用当归15g,熟地黄10g,白芍炭10g,川芎10g,炙黄芪12g,山茱萸8g,炒杜仲15g,续断15g,茜草12g,大黄炭10g。若气虚重者加党参l0g,炙黄芪增量为30g;血虚甚者加何首乌l5g、龙眼肉10g;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