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73929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与效率关系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与效率关系分析论文【内容提要】为了提高银行效率,经济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然而,私有化又带来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本文论证了如果监管部门为了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话,会造成银行体系萎缩,反而会降低银行业效率,对我国来讲,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是当务之急。【关键词】经济转轨/银行业/稳定性/效率【正文】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业非常稳定.freelates,IMF,EBRD,CentralBankReports.银行坏帐可能
2、产生许多问题。对国有银行来讲,由于净资产为负值,很难进行私有化改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银行资本基础薄弱,风险暴露严重,如果借款人破产,银行破产的风险就变大;所以借款人认为银行对它们的依赖性很大,银行在借贷的谈判中也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不良资产还让银行无法摆脱同借款企业的关系,最终给银行带来了倒闭的风险。从表1可以看出,在许多国家,倒闭的银行数量超过了银行总数的10%。2.银行信用创造的效率。银行是经济转轨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这些国家银行的效率却很低,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体系小;二是信贷配给效率低。衡
3、量银行体系大小的方法是国内信贷对GDP的比例。波兰、罗马尼亚及独联体国家的这一比例为20—40%。而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一比例为60—90%,这些比例同发达国家相比(90—120%)是非常低的(EBRD,1995)。更进一步说,经济转轨国家的证券市场不发达,信贷资金来源少,从为企业提供资金的角度来看,经济转轨国家银行的信用创造规模非常小,即银行体系非常小。虽然国有银行在数量上远少于私有银行,但却占了银行贷款的绝大多数,而银行贷款的绝大多数又给了国有企业(捷克除外)。私人公司信贷占GDP的比重
4、远小于发达国家,这表明经济转轨国家信贷资产在牺牲私有企业利益的条件下,为大型不盈利的国有企业享用,这是由于不良贷款的存在,银行不得不给国有企业继续贷款,资金因此不断流向国有企业。为避免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失业带来的政治影响,政府可能会给国有企业一些明的或暗的补贴,对于银行来讲由于国有企业能获得补贴所以贷款风险小于无补贴的新兴企业,所以即使贷款给新兴企业的效率高,短期内银行为了防止倒闭,也不得不继续贷款给国有企业。3.银行集中度和进入政策。尽管经济转轨国家放松了银行进入限制,但这些国家银行的集中度并没有多大改
5、变。例如:1990—1992年,捷克建立了43家银行,波兰建立了360家;1992—1993年,拉托维亚建立了42家新银行;俄罗斯到1995年中期有2600家银行成立(EBRD,1995);然而除俄罗斯和拉托维亚外,新银行的进入并没有改变银行的集中度。这表明原有的银行控制了许多客户,新银行只能贷款给新兴企业,而给这些企业贷款的风险恰恰很高,所以小银行倒闭的概率较大,也不容易长大。二、效率和稳定性关系分析的理论框架1.模型假设银行在同客户的业务往来中要搜集一些关于客户的信息,从而降低今后业务中的交易成本,这
6、些信息对银行来讲相当于一种无形资产。若银行能持续经营不倒闭,则这种资产可以重复利用;若银行倒闭则这种资产就会丧失,显然它为银行股东拥有,我们称为“银行持续经营的私有价值”(C,B)。银行倒闭会在社会上产生连锁反应,这种危害远大于银行持续经营的私有价值,所以“银行持续经营的社会价值”(C,S)大于其持续经营的私有价值。如果银行倒闭,其社会价值损失也大于私有价值损失。假设经济持续存在1、2、3期三个时期。消费者在1期可以重新平衡他拥有银行资产(包括存款或银行股份),银行也可以发行股份。假设消费者要么持有股份要
7、么持有存款。如果消费者提早消费的概率较高,则他只持有存款,反之则只持有银行股份。消费者在2期或3期消费,每个消费者在2期的消费概率是P(0≤P≤1),所有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呈(0,1)均匀分布,消费者的总量为1,所以所有消费者的消费概率也是P。假设到3期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为R。最后假设银行监管部门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负责,在1期,银行监管部门知道银行存在大量的坏帐,并决定是否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以降低银行倒闭的可能性,防止失去银行的“持续经营价值”。本文利用银行体系福利函数表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的总效用,从
8、而证明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监管部门通过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带来福利的提高,远小于由此造成银行业效率降低损失的银行福利,因而监管部门没有必要为了提高银行业稳定性而牺牲效率。2.模型分析本文采用简化的Gortononey,Credit,andBanking,Vol.30,No.3(August1998,Part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