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

ID:10663456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_第1页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_第2页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_第3页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_第4页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关键词】荨麻疹发病机制治疗荨麻疹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皮肤病,荨麻疹可据其病程、过敏原、发病机制等分类,但最常见的还是依据病程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荨麻疹的病理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风团。笔者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借鉴先前临床病例资料等途径,对荨麻疹的病因、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荨麻疹的病因研究1.1急性荨麻疹病因探讨急性荨麻疹多为骤然起病,先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风团,数目不定

2、,可局限或泛起全身,融合成大片。颜色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呈现鲜红色,严重时局部高度水肿,压迫血管呈苍白色,因毛囊口内陷,呈桔皮样外观。皮疹可历时数小时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有时一日可发作多次。若消化道黏膜受累时,可有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少数患者可导致喉头水肿,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部分患者可伴有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急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内源或外源性的复杂因子引起,主要为食物、药物及感染等。①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和某

3、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花生、大蒜等。②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如甲醛、丙烯醛、化妆品中挥发成分。③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等,另一些为组胺释放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等。④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由病原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⑤昆虫叮咬如虱子、跳蚤叮咬皮肤,黄蜂、蜜蜂、毛虫毒刺入皮肤而引起的变态反应。⑥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和机械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⑦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⑧遗传因素

4、如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1]。1.2慢性荨麻疹病因探讨1.2.1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pyloriHp)感染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Hp感染增加了胃黏膜血管的渗透性,使机体与食物变应原接触机会增多,慢性感染刺激免疫系统后,释放炎症介质,增加了皮肤血管系统对血管渗透性促进因子的敏感性,导致风团样损害的形成,引起荨麻疹[2]。1.2.2自身免疫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大约25%~40%的患者血清中存在高亲合力IgEFc受体[3](FcεRI

5、)的自身抗体或抗IgE自身抗体,该抗体滴度与组织胺释放活性相平行。试验结果提示,有这个自身抗体的患者,其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释放组织胺活性[4]。抗体中含有与自身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膜表面的IgE受体相结合的自身抗体,这种抗体能与lgE竞争结合IgE受体。此类荨麻疹以自身免疫机制为基础,有的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慢性荨麻疹患者,用一般的抗组胺药治疗往往无效,需采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治疗方法。1.2.3体液免疫王冬云等[5]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

6、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减低,CD3+细胞和CD4+细胞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L2、INFγ水平下降,而IL4水平增高,IL4主要由TH2细胞产生,主要介导体液免疫,促进B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产生IgE和lgG,参与速发型超敏反应.INFγ由TH1细胞产生,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反应,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生长和活化,巨噬细胞活化,辅助B细胞产生与吞噬有关的抗体(IgM、IgG、IgA),但不产生IgE,介导迟发型过敏反应。

7、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4水平增高、IL2水平下降提示TH2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明显亢进,产生了更多的IL4,促进淋巴细胞合成IgE。IL4可以增加IgEFc段低亲和力受体的表达,并可释放可溶性CD3+/IgE结合因子,与IgE的产生有关,INFγ对IL4的生物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促发过敏反应,而加重荨麻疹,他们认为荨麻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性紊乱。2荨麻疹的治疗2.1急性荨麻疹治疗2.1.1抗组胺药荨麻疹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等特点,基本损害是风团,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真皮毛细胞血管扩张及局限性水肿,

8、血管周围伴有嗜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有很多血管活性物质所引起,组胺是其中最主要介质。组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即发生风团。临床上一般采用H1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目前认为,皮肤血管上同时存在两种组胺受体,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及血管壁增厚是作用两种受体的结果。治疗一般首选左旋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