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

ID:10660424

大小:5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7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_第1页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_第2页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_第3页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_第4页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老年舞蹈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年人舞蹈课程教学计划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一、教学对象:中年人(年龄段40-59岁)二、教学时间:按季度(每三个月)教授每月12节×2=24节具体时间安排:每月4周课,每周三﹑周五﹑周日上课,每天2节课6:30-7:30古典舞基本功18:00-20:00民族民间舞三、教学目的:舞蹈课是一门训练身形,培养心境的课程。这里所开设的舞蹈课主要是为了让中老年人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训练身形,并且让中老年人能够通过学习本课程寻找到自信,达到身心愉悦,心灵年轻化的效果。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基本体态及特征,具备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表演及

2、实用技能。通过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训练达到体态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用示范动作和讲解分析相结合的启发诱导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形象地领悟动作特征,激发学生兴趣,逐渐领会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区别。四、教学内容:古典舞基本功与身韵部分:(一)基本方位前:第1方位,右斜前:第2方位,右:第3方位,右斜后:第4方位,后:第5方位,左斜后:第6方位,左:第7方位,左斜前:第8方位。(二)手的位置与动作1.手型男:掌-女:兰花指2.手臂的位置 (1)山膀 (2)托掌 (3)按掌(4)提襟 (5)斜托掌 (6)高低手 (7)组合之后之常用动作a.顺风旗b.双山膀c.山膀按掌d.托按掌e.

3、双托掌f.斜托掌3.手臂的动作 (1)盖手 (2)撩手 (3)推掌(立掌) (4)摊手 (5)盘腕(外上、內下) (6)分手 (7)穿手 (8)双晃手 (9)小五花 (10)雲手 (11)大刀花 (12)摇臂(三)步位与步法步位:1.正步2.小八字步3.大八字步4.丁字步5.前点步6.虚步(点步)7.踏步8.大拽步9.弓(箭)步(1)正弓步(2)橫弓步步法:1.圆场步2.蹍步3.花梆步(男、女)4.措步5.垫步民族民间舞蹈部分:(一)藏族舞蹈1.脚位(1)正部位(小八字)(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2.脚型:绷脚,勾脚3.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

4、,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身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4.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5.踢踏(1)手的动作:交替划圆;摆手(2)动律:“8”字晃动;摆;颤膝(3)步伐:基本步(一二三);退踏步;连三步;抬踏步;嘀嗒步;后退步;摆步6.弦子(1)动律:曲伸(2)步伐:靠步;靠点步;平步;收步;撩步;三步一撩7.藏族组合剧目编排(二)蒙族舞蹈1.脚位:正步位;八字位;点步位2.脚形:双脚保持自然外开45度小八字位上的脚形。3.基本体态:体朝二点面向八点,胯前按手位,后点步位。4.手形:五指平伸自然张开握空心拳5.手位:胯前

5、按;体后端;斜下;平手;斜上;叉腰6.动律:绕圆动律;拧转动律7.肩部动作:硬肩(单双);柔肩;笑肩;耸肩;碎肩8.手部动作:硬腕;甩手;绕手;弹拨手;绕腕;提压腕;柔臂9.步伐:平步;点步;错步;垫步;碎步10.蒙古舞组合剧目编排(三)汉族舞蹈(1)东北秧歌1.脚位:正步位;别步位;大八字位2.持巾法:攥手巾边;满把攥巾3.基本体态:脚下正步位,重心略前倾,下颏微收,略含胸,眼睛平视,双手叉腰。4.基本动律:前后动律;上下动律;划圆动律5.步伐: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顿步;双颤步;走场步6.手巾花:里外绕花;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大,小)7.东北秧歌组合剧

6、目编排(2)胶州秧歌1.脚位:丁字位;小八字位;正步位;踏步位2.脚形:自然脚形3.持扇法五指握扇;五指扣扇;五指夹扇;三指捏扇4.基本体态倒丁字位对3点,上身拧至1点,呈三道弯体态。5.基本动律:拧碾动律;提拧动律6.步伐:正丁字拧步7.基本舞姿与动作:推扇;抱扇;打撇扇;扣扇;八字扇8.胶州秧歌组合剧目编排五、教学重点:对中老年人舞蹈课程的教授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主,古典舞基本功与身韵为辅。本学期重点教授藏族舞蹈,蒙族舞蹈,汉族舞蹈(东北秧歌与胶州)。藏族:重点:膝部或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动或屈伸。难点: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膝关节颤动

7、、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蒙古族:重点:女性突出“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的风格特点。男性突出“粗犷、豪放、彪悍、矫健”的风格特点。难点:在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的基本体态上,达到脚下的灵活敏捷,肩部的松弛自如,臂与腕部的柔韧优美.汉族东北秧歌:重点: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难点:“艮劲儿”步、上肢“扭”、手腕“花”的协调把握,以及“出脚急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要点,“点紧促,线延伸”“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节奏处理。汉族胶州秧歌:重点:在舞蹈中要突出“扭拧碾抻韧”的风格特点。难点:脚下的抬重落轻走飘,始终贯穿于体态上的“三道弯”,在力度幅

8、度的展开方面,使身体的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