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5769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以身作则为榜样,默默奉献为楷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身作则为榜样,默默奉献为楷模——记2011年“山东大学优秀教师”范爱军 范爱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外经学会副会长,2007年,因教学科研工作突出他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他被评为山东大学教学名师。教学科研战线的领头雁 范爱军教授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山东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
2、位,后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执教近30年,他始终站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凭借勤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院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给本科生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专题》等,给博士和硕士生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专题研究》、《国家贸易理论与政策》等课程。范爱军教授是我院最早开设《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师之一,他授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枯燥晦涩的贸易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同行普遍好评。2004年,他被评
3、为经济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2008年,他开设的《国际贸易学》课程被经济学院遴选为“示范性公开课”,供青年教师学习旁听。从教生涯中,范老师多次荣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一、二等奖,2001年,他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主编的《国际贸易学》被评为山东大学“百部优秀参展教材”,并被教育部评选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范老师主持的《国际贸易学》课程更是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范爱军教授主持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名牌课程建设等
4、,这些课题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13项;主持中、日、韩三国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项。目前正在主持进行中的有国家软科学课题“世界信息产业大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和山东省软科学课题“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他多次赴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参加学术讨论会,并做主题发言,多篇参会论文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1995年,他赴日本山口大学经济学部参加“中日现代企业制度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大会主题发言,发言论文刊登在日本的重要学术期刊《东亚经济研究》
5、上;2002年,他赴韩国昌原大学参加“东亚发展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大会主题发言;2004年8月,他赴韩国釜山大学东亚研究所,参加“中韩经贸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2004年11月,他赴日本神户大学参加“中日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大会主题发言。此外还多次参加在国内组织的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有6篇会议论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杂志上。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事务、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活动,范老师对专业学术研究的严谨与热情也令人钦佩。执教以来,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
6、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许多发表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和《管理世界》这样的前沿刊物上。学院建设工作的热心人 范爱军教授科研工作繁忙,但对待学院的工作,他不推辞,不抱怨,他的“热心肠”在同事和学生中口口相传。经济学院新生在兴隆山校区,远离市区,平时学术活动不多,当学生邀请他来为新生作报告时,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经过认真准备,2011年4月10日晚,范爱军教授做客山东大学第二届经济学文化节并作了题为“中国外经贸形势与政策解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视角”的学术报告,在整个演讲中,他深入浅出,
7、用幽默诙谐的语调为同学们解释严肃的学术问题,同学们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新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2009年6月,范爱军教授应邀参加了经济学院毕业典礼并代表教师发言,在典礼上,他用“祝贺”、“寄语”和“希望”三个篇章,给毕业生上了生动的一课。2011年6月,他在学院党员宣誓暨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上,他深有感情的谈了入党以来对党的认识和心得体会,并向大家提出了三点期望:服从组织,听党话,出色完成党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要以阳光心态对待工作,遇事不抱怨、不发牢骚;注重团队
8、精神,要有集体观念。其真挚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2011年6月,尽管天气炎热,他主动报名参加山东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建校110周年教职工诗词朗诵比赛,在排练中,他一丝不苟,坚持不请假,而且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和建议,使朗诵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最终圆满完成了比赛。学生成长道路的贴心人 多年的辛勤工作为范老师带来无数荣誉与奖励,但他从来不事张扬,在外人面前鲜有提及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成就,踏实工作与淡泊名利的精神感染者身边的同行,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他执教多年,教授过、指导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