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沉积微相约束下的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沉积微相约束下的测井解释模型研究孟祥梅1,2,杨少春1(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2.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64)摘要: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主要是受沉积微相控制。常见的分层位以及不分沉积微相建立的解释模型都不理想,针对该特点在关键井“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约束下的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的267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沉积微相建立的解释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为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研究
2、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关键词:沉积微相;测井解释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中图分类号:TE12212+3文献标识码:A(2)主体河道。(3)废弃河道。(4)薄层砂。(5)非主体席状砂。各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分布稳定,在垂向上变化快,因此选择分区块建立解释模型,并不适合研究区的特点。分流动单元建立解释模型,岩心分析数据点少,甚至极少,所建模型的精度低以至没有意义。同一沉积单元有时包括多种沉积微相,微相内部的各小层之间储层物性差异小,因此分层建立解释模型也不合适。根据沉积微相的物性统计可以看出(见下
3、页表1),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储层物性变化大,尤其是主体河道、席状砂与薄层砂、非主体席状砂之间,物性差别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同一沉积微相或岩相具有相近的岩石物性,在相同的微相内建立岩石物性分布参数模型,会较大地提高预测精度。因此,建立不同沉积微相控制下的测井解释模型最为合适,更具有实际意义[2、3]。0前言葡北油田于1979年7月正式投入开发,其含油面积为5513km2,地质储量为4113×104t。1985年该区基本实现了全面转抽。1987年开始井网一次加密调整,1997年井网非均匀二次加密调整。
4、目前,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预测存在明显误差,需要精确的储层参数进行地质建模以及油藏数值模拟,为油藏描述、剩余油的挖潜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测井精细解释是在获得目的层段岩心分析资料和试油资料后,针对目的层段开展的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最终建立可靠的参数计算公式和油水层评价标准。通过开展葡萄花油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提高解释精度,对进一步明确剩余油挖潜方向,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常见测井解释模型的研究,主要从细分层位或者统计回归参数等角度提高解释模型精度,很少将地质条件应用到模型中。为了提
5、高葡萄花油层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把葡萄花油层划分为五种沉积微相类型[1]:(1)主体席状砂。1基础数据的整理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是测井资料精细解释的首收稿日期:2009-11-19改回日期:2010-03-31表1不同沉积微相物性分析对比Tab.1Comparisonofreservoirphysicalpropertiesofdifferentsedimentarymicrofacies要工作,也是实现由单井到多井解释的关键。为了提高和保证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在进行储层参数研究时,一定要考虑测井、
6、岩心及地质资料的质量。对一系列的基础数据进行的整理,包括标准化、岩心深度归位等。1.1测井资料标准化葡Ⅰ油层顶界泥岩全区沉积厚度稳定,测井特征响应明显。在该段内,泥岩电阻率曲线低平,声波时差曲线阶梯状变化明显,油田上普遍采用该段泥岩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用来确定葡萄花油层顶界,是全区较为理想的标准层。因此,可选择葡萄花油层顶界泥岩作为标志层,对深浅侧向、声波时差,以及微电极测井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声波时差主要集中在400μs/m,R045主要集中在2175Ω·m,以此为依据对测井数值进行校正[4~
7、6]。1.2岩心深度归位在钻井取心过程中,由于钻时、钻速和岩心收获率的影响,钻井取心深度与测井深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利用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孔隙度(密度或声波)测井曲线作对比,找出二者的深度误差。将研究区对应较差的井的岩心深度进行归位校正。(1)主体河道:POR=19.55312+4.701363SP/SPMAX010038123AC;R=0186(2)废弃河道:POR=-3.4702+0.07613AC;R=0181(3)主体席状砂:POR=21.50223+4.659763SP/SPMAX01005
8、7393AC;R=0193(4)非主体席状砂:POR=-8.9735+3.886293SP/SPMAX010859233AC;R=0181(5)薄层砂:POR=-22.097+0.23893AC;R=01832.2渗透率(PERM)解释模型+++渗透率是测井解释模型中最主要的参数,通过对十二口井336个样品的物性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渗透率与孔隙度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见图1~下页图5)。通过对该区取心井的物性分析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渗透率解释模型。(1)主体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