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

ID:10629503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_第1页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_第2页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_第3页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_第4页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8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的调查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高度重视,同时贫困地区脱贫致

2、富奔小康是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脱贫致富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为了抢抓机遇,准确摸清全县贫困底子,找准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我们组织专班人员,对全县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贫困人口的状况与分布  通过逐户摸底、建档立卡,2014年,按照国家划定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贫困标准计算,全县共有贫困人口x户、x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x%。具体状况和分布如下:  ㈠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看,在x户贫困户中,人均年现

3、金收入在100元以下(含100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101—2000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2001—200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201—2736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  ㈡从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看,户均离村主干路21公里,其中离村主干路公里以上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户均当家田12亩(人均037亩),其中无当家田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饮水困难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未通广播电视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住危房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  ㈢从贫

4、困人口分布情况看,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巡检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镇有x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  ㈣从重点贫困村分布看,全县有省定贫困村41个,其中,xx镇6个,xx镇6个,xx镇6个,巡检镇4个,xx镇4个,xx镇3个,xx镇3个

5、,xx镇3个,xx镇3个,xx镇3个。此外,xx镇和xx镇为全市重点贫困镇。  ㈤从贫困户类型看,全县贫困户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暂时型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和多子女等)。这类群体一般经过3—年的时间,通过政府帮扶和自身的努力可实现脱贫;第二类为资能力型贫困户(缺土地、资金、技术等)。这类群体通过政府帮扶可以较快实现脱贫;第三类为特殊型贫困户(伤残、智障、无后续劳动力资等)。这类群体无法通过帮扶实现脱贫,只有通过政府救助或纳入低保才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二、致贫的主要原因  ㈠自然条恶劣。全县11个镇(

6、区)中,有7个镇属于高寒区,耕地少、地力脊、石漠化严重,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十分脆弱,农业比较效益低。2014年,7个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00元左右,比丘陵4个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少3300多元,贫困发生率比丘陵地区高出11个百分点。  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交通不便。目前,虽然群众的出行条得到明显改善,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主要反映在部分区行政村还没有通水泥路,大多数自然村交通状况改善不大,群众行路仍然不便。据调查,全县有9个行政村村级公路未硬化,17个行政村村级

7、公路硬化不彻底(断头路),60%的自然村是泥土路。二是饮水困难。我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自然条较好的地方,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自然条较差的地方,特别是区饮水难的问题依旧突出。如xx镇孙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畜禽饮水主要靠水窖蓄水,水质极差,遇到天旱,基本上都是买水吃。目前,全县饮水困难的有212万户、7万人。三是居住条差。全县有382万户、126万人居住在土坯房或石板房中,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的319%。这些土坯房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危房。四是电力供应不足。在实施第一轮农村电网

8、改造时,我县农村用电负荷设计较低,随着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供电负荷无法保障正常运行,尤其是输电线路末端用电矛盾更加突出。  ㈢公共服务不到位。在群众就医方面,据调查,全县还有170个村级卫生室不达标。许多村卫生室由于医疗设备不足、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弱,群众除了伤风感冒外,一般都在镇里或县城看病,导致不少村卫生室面临生存危机。在学生上学方面,教育资的整合使学生享受到良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