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1924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和疏导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和疏导策略研究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逆反;心理;策略论文摘要:逆反心理作为季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在中职学校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财会论文,..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逆反;心理;策略论文摘要:逆反心理作为季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在中职学校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本文尝试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转化和引导策略,以期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成效和水平。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消极的个性特征,在某
2、种程度上严重的制约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着他们身心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其逆反心理的深入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就成为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一、逆反心理及其实质和特征(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对立情绪和内在的否定意识,往往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其感官接受的极限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和抵触的情绪体验。中学生是逆反心理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年龄阶段,尤其在职业学校中,逆反心理更为广泛。有人①通过对355名职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对父母的教育感到非常反感的有l07人,对老师的教
3、育感到非常反感的96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0.14%和27.04%。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②,目前职专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中职学校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一方面他们凡事部要反着来的心态,在意”反其道而行之”的自我表现;另一方面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③有关专家将职专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④。有着逆反心理的中职学校学生,他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一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
4、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甚至为其喝彩……以上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易导致他们出现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其信仰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动力不足、精神萎靡等。逆反心理进一步的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因而对中职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逆反心理的实质逆反心理的实质是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为了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凸显个人的自主性或独立性,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防御手段。(三)逆反心理的特征逆反心理在学生群体中通常表现的特点有:对立
5、性,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众人和常规相对立的言论或行为;可塑性,其表现方面和强度并非一成不变;主观性,其产生往往不依赖于客观事物的性质,不受客观情境的影响,而是决定于学生的主观意愿:双重性,其性质有良性和劣性之分,其影响可能导致好的结果,也可能导致不良结局。二、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一)中职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青春期,而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与自卑等之间的矛盾。⑥他们一方面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囿于其社会阅历不足和思维水平有限
6、,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不能一分为二辩证地对待事物,常常明知自己的证据不足,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固执己见,产生对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此外可能会因为敏感、情绪波动大,加上自我约束与控制力较弱,一旦遇到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受挫、家庭变故等消极刺激,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对抗行为。从实际情况看,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情感、个性、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学生更为多发、易发,也更为复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二)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原因1.猎奇心理,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能吸引他们的兴趣。2.好胜心理,倾向于把自
7、己当时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3.定势心理,即”先入为主”。4.对立心理,通过与学校和教师要求不一致的表现,来展示自我独立性。5.虚荣心理,怕丢面子而采取的维护自尊的自我防御措施。(三)学校和教师学校环境中没有形成和谐、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在实施教学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违背了教育要适应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规律,个别教师身上存在着道德素养不够或者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等,都有可能会引发学生逆反心理并导致泛化。(四)社会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