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ID:10615258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_第1页
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_第2页
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_第3页
资源描述:

《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火区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1.火区检查员必须经过培训,应掌握瓦斯检查、测风、测压、测氧及测定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技术,熟悉通风系统,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识。2.带齐瓦斯检定器、各式风表,一氧化碳检定器、测压仪器、温度计、尺子、记录簿等。检查并保持所用各类器具完好,不合格的器具不准带下井。下井必须携带自救器。3.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时,必须2人同行,并且进入检查地点后,应先检查风流上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然后逐步检查下风侧,按顺风方向进入检查区域。进入火区后,2人应相隔一定距离(左右),边检查边进入,并根据平时资料确定检查方式(即是一步一检查还是几步一检查)

2、,禁止不经检查直接闯入;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退出,并设好栅栏、设置警标,同时汇报有关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对于采空区密闭、废弃巷道、盲巷等,应以检查甲烷、二氧化碳为主;当温度达到35摄氏度以上或闻到火灾气体时,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对于未灭的火区,高温点及已熄灭的火区,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火区密闭要检查墙温、气温、水温及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重点掌握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5.检查时,发现有人工作的地点或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时,要将人员撤出,在适当地点设好栅栏,并向通风区及矿调度室汇报。6.高冒地点应挂牌管理,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时要用长把工具。发

3、现温度高于常温且有上升趋势或有微量一氧化碳时,应增加观察次数,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7.应每月填写反映火区检查情况的“火区检查日志”,重点情况记入“火区卡片”,填绘火区示意图。连续检查时,当班检查的情况应向下班交接清楚。8.带入井下的一氧化碳检定器应符合下列标准(1)检定器唧筒活塞严密不漏气,拉推润滑正常;(2)检定器在有效期内;(3)温度计完好准确。9.测定一氧化碳时,应在欲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以清洗取样唧筒;然后再抽取气样,并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到45度关闭位置,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地方;破开检定管两端,将其低浓度端插入唧筒胶座,将阀杆打到垂直位

4、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地通过检定管。根据变色环的位置直接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10.根据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选取合适的检定管。如果一氧化碳浓度高于检定管上限,可以先稀释气体,然后再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真实浓度;如果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则可增加送气次数,或用一支检定管连续测几次,将结果按送气次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或除以测量次数,即为被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真实浓度。测量时,要尽量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一氧化碳干扰。11.用球胆采取气样时,下井前要检查保证球胆不漏气、吸气球完好。12.取样前必须将球胆中的气体排

5、出,特别是原来盛过较大浓度的有害气体时,应用新鲜空气将其冲洗干净。13.取样数量以充满球胆为宜,应避免气体太多、压力太大鼓破球胆。14.采样后,应将球胆口绑扎牢固,以避免漏气,并及时将气样送通风化验室进行化验,自采样到化验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15.井下采样要2人同行,进入采样地点前,应首先检查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禁止进入;如不超限,进入采样地点后,应再检查顶帮支护情况,安全状况良好时才可采样。16.利用调压气室进行采空区均压时,气室内外的压差可用胶皮管配合U型水柱计或倾斜压差计直接测量。17.火区下开采的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调节门等设施

6、调压时,要定时测量工作面进出风量、进回风巷内调压门内外压差,并及时调节窗口风量。18.监测点应选择在有浮煤、被压酥的煤柱等可能自燃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煤巷的高冒区等),采掘过程中有漏风和可能积热的地点,以及有丢失煤的采空区密闭内。19.测点应尽量布置在标高较高处、主要漏风通道中压差最大位置处。20.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以便减少阻力,防止曲线破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路径应在行人少、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被破坏。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2)所选路径温差变化幅度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低的一侧设置除水

7、器或其他设施,标高差较大的斜巷(或立井)应在底部设置除水器;(3)接管箱、除水器、采样箱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应与人体高度相适应。21.管路吊挂要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管夹板,以便于检查和维修。22.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编号,并用压气检查管路顺序是否混乱,乱的要及时调整。每一条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地记录管路负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仪器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传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23.应检查管路的漏气、堵塞、破坏等情况。检查管路的漏气和堵

8、塞有以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