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9775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调整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效益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调整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益的论文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由浅入深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既可能向好的纵深方面发展,形成浓厚的师生情谊;也可能发生逆转,形成对立情绪。基于教育目标是由教师主导完成的,同时基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对师生关系均十分关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是教
2、师按照教学目标、原则、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质,对学生全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化科学知识及社会经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之符合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一、改进师生交往的方向、维度,实现由单向、单维到多向、多维的转变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维度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相关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cOm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认识过程。一般的认识过程只存在一个认识主体和一
3、个(或多个)认识客体这一组矛盾。其中客体虽然有反馈功能,但其反馈信息只能用主体去认识和处理。在此理论指导下,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主要是教师单向作用于学生。其交往模式为:一是教师——学生群体型。教师利用课堂这一子系统实行的对学生的社会控制。教师的思想、行为、人格,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左右着学生群体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社会观念,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群体的课堂“法典”。二是教师——学生基本型。课堂教学虽然是教师面对整体学生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不注意集体中的学生个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板
4、演、朗读等常常都是与学生个体交往的主要手段。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上述两种师生交往模式必不可少,但它们的弱点是单维度的,只有上述两种模式的师生交往是不完全的,因为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包含有两个认识主体和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的认识客体。其中,师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互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教学过程中,认识的客体不但有理论形态的教材和物理形态的教学环境,还有灵活多变的教法、学法。这一过程不只要解决师生对教材、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认识差别问题,还要解决师生互为认识主体、又互为认识客体的相互认识问题。因此,上述两种师生交往应由单向改为
5、双向,除此之外,还应有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二、改善师生交往的方式,实现由专制型、放任型向民主型的转变一个教学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教师在其中扮演领袖角色,他通过不同的交往方式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之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一般说来,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大致有专制性、民主型、放任性三种。专制性领导方式下的师生交往线路是单向的,且学生的交往被割断了,教师用权威的手段强制学生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行动,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其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正是这种师生交往方式的温
6、床。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师生的交往几乎隔绝,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其结果往往是相互敌视,竭力寻找替罪羊。美国的道尔顿制,一些大撒把的教学就有这样的特点。民主型的方式。师生是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的,学生个体更愿友好合作,表现为更多的独立性和创见性。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一个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才会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况且,师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学生采取民主的方式
7、进行管理,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增强师生交往的时空频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关系与师生接触的时间、空间、频度相关联。一般说来,空间距离越小,接触越频繁,则越容易相互吸引。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空间形态,是指课堂教学参与人际结合的表现形式。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大多仍为传统的“秧田型”,教师尊于明显的报告位置,学生个体的位置则整齐地向着讲台随机排列。这样,师生的交往虽尚能保持,但空间距离远近不一,而且学生之间的交往则由于空间转换界定被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之内。课堂不只是师生事务交往的场所,更应是教师、学生交往的天地。
8、传统的“秧田型”组合不利于学生交往,可以改为强调小组内部交往的马蹄形组合,强调小组内部与小组间交往的长方形组合,还可借鉴国外的半圆形、圆桌形组织。不过小组的组成不能按身材高矮、性别比例搭配,可以根据需要互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