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91778
大小:8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文学论文]20世纪国际汉学的趋势与偏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论文]20世纪国际汉学的趋势与偏向;,从而导致该领域的表面繁荣与潜伏隐忧。从具体的人脉关系探讨其变化的脉络,以及中外学术界的相互影响与隔膜,不仅有助于把握未来趋向,更为建立中国研究的学术大道所不可或缺。 第一节 由域外到本部A.GoTkMI$z;Hmssusat)与儒莲(stanislasjulien)等人所组成的一门科学。傅斯年则称:"中国学在西洋之演进,到沙畹君始成一种系统的专门学问。"沙畹以后,西洋中国学的大师分为巴黎与瑞典两派,而后一派的台柱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学术渊源仍是师承沙畹"。此外,在苏俄、美国汉学界位居显要的阿列克(v.
2、m.alexeif)和叶理绥(s.eliseeff),也是巴黎学派的弟子门生。因此戴密微(m.pauldemieville)说:"中国学在西方,在骨子里仍是一门法国的科学。"留法社会学者杨 亦称:"'中国学'不仅是一门西洋的科学,而且还几乎可以说:它是一门法国的科学。"领导巴黎学派正统的伯希和(paulpelliot),自然成为国际汉学界的祭酒。 汉学在欧洲登堂入室,成为本国学术的一部分,得益及体现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其一,学者的专门化。"从前欧洲研究东方学的人,大半是'海关上的客卿'、'外交机关的通事翻译'或'传教师'出身,本人既不是严格的科学家,也不是素来即有志研究东
3、方学问,所以他们初期的著作,比较本国的学者,往往稍欠精确。比方史料的批评,鉴定史料的可信程度,在德国自尼博尔(b.c.nibuhr)、栾克(l.von.ranke)以后,史学家对史料的、记载、口传、与古物的分别,清清楚楚,一毫不苟。对于记载是原形抑或副本(外部的批评),著作人是否愿意报告实事(内部的批评),都是慎加选择,宁缺疑,不愿轻信。"而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f.richthofen)不懂汉语,竟写成多卷本巨著《中国》(china,ergebnisseeihenerreisenunddaraufgegrundeterstudien),对中国地矿学研究贡献甚大,但引据谬误
4、极多,对德国汉学反有不良影响,"投机作品,如雨后春笋,一似汉学著书为不学而能者。"这种状况到沙畹时开始转变,用伯希和的话说:"夫中国有史三十世纪而迄未间断,其雄伟深奥,确可成一独立学科而有余,盖非久涉猎之士,不经训练所能操觚者矣。"西洋正统学术方法被运用于中国研究。因而与一般情况相比,"近来法国'河内派'-法国的沙畹、伯希和、马斯柏楼(henrimaspero,通译马伯乐)等都在安南河内久任教职-自然比较算是例外"。1919年1月,法国总统在商业地理协会印度支那部演说时称:"法国研究中国,已自从来之散漫状态中成为一般学术上之正统,而认为一科;是故研究中国者,正所以为法国之学术。
5、"视汉学为法国的"国学"。 其二,重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沙畹、伯希和之前甚至与之同时,"不少的西洋汉学家,每但以西洋的汉学为全个范域",无视中国前贤及当代学者的成果。而巴黎学派诸大师的态度完全不同。伯希和认为:"中外汉学大师之造就,堪称殊途而同归,尤以清初康熙以来,经雍乾而至道光,名家辈出,观其刈获,良足惊吾欧洲之人。此果何由,亦由理性之运用与批评之精密,足以制抑偏见成说。其达到真理之情形,实与西方学者同一方式"。因"心向既久",不禁对继承前辈学者的当代中国学人,也"寄有无限之敬重与希望"。高本汉则责成自己追随清代学者的开路工作,而把现代西方语言学方法应用于所整理过的材料。
6、傅斯年在高著《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40年)序言中说:"高本汉先生之成此大业固有其自得之方法,然其探讨接受吾国音韵学家之结论,实其成功主因之一"。同时他还认真收集中国当代学术书刊,以追踪中国同行的研究。高氏晚年称:"我毕生从事中国文化的著述,只有爱护本国文物历史而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是真正的知音。" 受此影响,国际汉学的研究趋向由单纯四裔进而沟通中外,表现有三:一、对中国文献的理解力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中外资料会通比勘。二、与中国学者的联系交往增多。三、开始研究纯粹中国问题。"本来中国学在中国在西洋原有不同的凭藉,自当有不同的趋势。中国学人经籍之训练本精,故治纯
7、粹中国之问题易于制胜,而谈及所谓四裔,每以无比较材料而隔膜。外国学人能使用西方的比较材料,故善谈中国之四裔,而纯粹的汉学题目,或不易捉住。"这种情形到沙畹-伯希和时期大为改观,沙畹因在中国实地研究的经验,"深感到中国文化须与中国实际社会相接触,须能利用中国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以作参考,并须视中国文化为一活的文化,而非一死的文化,然后中国学方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其译注《史记》,广征博引中外典籍,堪称范本。伯希和则"对纯粹中国材料认识之多,在北平学界亦大可惊人。"他进而提出:"治'中国学'须有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