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

ID:1058563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_第1页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_第2页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_第3页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_第4页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

2、第1内容加载中....lunwen1.从年初“总理报告”主动调低GDP增长目标,到持续全年的对过热投资的遏制与反遏制,直至年终GDP突破年初目标势在必然——一场跌宕起伏的年度较量,呈现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艰难与沉重。  在反思中开局  2004年3月,在温家宝总理在座的一次政协座谈会上,经济学家萧灼基、吴敬琏有一番对话。  吴敬琏率先发言,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的话音未落,萧灼基立即反驳:“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不要轻言‘过热’。”吴敬琏又道:“‘GDP崇拜’是很多问题的根源。”萧灼基回应道:“现在有一种否认GDP的倾向。”  萧

3、灼基所指,是2003年末逐渐响起的反思GDP的声音。媒体的参与,把对“GDP崇拜”的反思,从此前学界的讨论推到公众面前。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  在现实中,当社会经济发展被片面地理解、操作为GDP单兵突进式的增长,而资源、环境、教育、文化、卫生、民权、民生等其他社会发展诉求统统要为GDP让路的时候,“GDP崇拜”便酝酿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无法下咽的苦酒。  一组数据被屡屡引证:中国以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钢铁的34%、煤炭的31%、氧化铝的25%、电力的13%

4、,实现的却仅仅是世界4%的GDP总量——即便我们想维持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高增长,资源与环境也将无力承受。   现实矛盾也空前激化:2003年多个省市上访、群访批次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纪录,其中拆迁问题的上访量激增50%——对GDP的片面追求,正在不断聚积着更大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面对现实挑战,2004年3月的“两会”迅速回应,对此,新华社以《走出“GDP崇拜”误区,“科学发展观”热涌“两会”》为题予以重点报道。  在这次会议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把2004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确定为7%——这是一次罕有的对GDP的主动下调。要知道,即便是在2003年遭遇“

5、SARS”的困难条件下,中国GDP也保持了9.1%的高速增长,而在1978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9.4%。国际舆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他们同样将评点锁定在“中国摒弃‘GDP崇拜’”。  知易行难。围绕“GDP崇拜”的较量刚刚开始。  在现实中较量  纵观近年中国GDP增势,其对投资引擎的过重依赖在不断加剧,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已占GDP总额的47.3%,正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拉动GDP一路狂奔。因此,2004年围绕“GDP崇拜”的较量,也就必然地直接交锋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孰冷孰热的分析判断,碰撞于对宏观政策张弛之道的决策选择,折射于

6、固定资产投资的潮涨潮落。  早在2003年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投资过热问题已有所显现,下半年,投资趋热的行业与领域继续增多。2004年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拉动一季度GDP增幅升至9.8%。  2004年3月25日,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4月13日,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密度之紧,力度之大,十分罕见。  然而,过热的投资仍如脱缰野马,狂奔不止,进而带动钢材涨价,水泥涨价,粮食涨价——这一幕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通胀序曲惊人地相似:1991年,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仍徘徊于3.4%的时候,粮食价格涨幅已达8.6%,冶金

7、、电力、煤炭和石油等上游行业的价格涨幅则超过了两位数。一旦坐视新一轮过热投资引发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又将遭受重创。  4月28日,以中央处置“铁本事件”为标志性起点,宏观调控全面启动。5、6月间,全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冻结土地审批等等,剑锋所指,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热灶”与要穴。  即便如此,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有相当的连续性,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继续逐月上冲。与此同时,“查处铁本就是拿民营企业祭旗”、“不能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宏观调控不能一刀切”、“要停就停沿海的项目,我们内地还没热呢”、“要下先下内地的项目,中国经

8、济跑得快,全靠咱东部沿海项目带”、“谁叫停项目,谁就要对经济的停滞负责”——种种不同的观点浮出水面、激烈碰撞。  可此时的经济形势,已容不得犹疑不决:二季度GDP增幅仅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升至5%,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剧。中央继续出手,土地、金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等各个条线的中央督查组、检查组一批批地撒向全国各地。  进入第三季度,调控举措开始见效。7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6月份狂跌1135亿元,出现了年度内的首次回落。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继续走低。  然而,三季度的投资回落却隐藏着一个秘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