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看“数额犯”的认定(1)

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看“数额犯”的认定(1)

ID:10581083

大小:5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看“数额犯”的认定(1)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看“数额犯”的认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看“数额犯”的认定(1)【内容提要】数额犯的类型化是我国刑法中相对特殊的一种现象。由于数额要件其本身的特殊性及对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内部构造产生的影响,在认定数额犯时往往容易引起争议。在数额犯的认定过程中,应以犯罪主客观相统一为前提,准确把握现实的数额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数额“之间的联系。只有当行为人客观上侵犯的数额达到或者超过法定定罪标准,并且主观上对客观上侵犯的数额有所认识即有犯罪的故意时,数额犯的成立方能得以确认。  【关键词】数额犯主客观相统一犯罪故意认识对象错误  [Abstract]

2、ThetypificationofamountoffenseisarelativelyspecialphenomenoninChina'scriminallaountelementitselfanditsinfluenceontheinternalstructureofconstitutionofacrimeinthecriminallaininganamountoffenseoftencausescontroversy.Inthecourseofdetermininganamountoffense,ounta

3、ndthe“amount“intheactionman'ssubjectivity,onthe“UnificationofSubjectivityandObjectivity“premis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Onlyiftheamountanactionmanobjectivelyinfringesonreachesorexceedsthelegalconvictivecriterion,andherecognizesitsubjectively(namelyhehascrimi

4、nalintent),anamountoffensecanbeconfirmed.  [KeyountOffense;UnificationofSubjectivityandObjectivity;CriminalIntent;Recognition;ErrorinTarget一、引言:数额犯的概念与特征  数额犯,依照刑法学界的通说,是我国刑法中以一定的数额作为构成犯罪要件的一种犯罪形式。[1]与国外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刑事立法模式不同,我国的刑事立法模式是立法既定性又定量。这一特点被我国刑法中众多的数额犯规

5、定表达得淋漓尽致。○1由于数额犯主要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为行文方便的需要,本文探讨的数额犯只限于故意犯罪的数额犯而不涉及过失犯罪的数额犯。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数额犯中广泛存在于经济类犯罪和财产类犯罪中,如贷款诈骗罪、盗窃罪、抢夺罪就以数额较大作为构成要件之一。  在我国大陆《刑法》中,数额犯的成立都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对于该数额的性质,虽然在刑法学者之间存有争议,但我国刑法学界通行的观点认为数额是犯罪的构成要件,它是一个符合性的构成要件,因而不同于一般的构成要件。[2]在我国

6、,某种行为如果具备了犯罪构成要件,就说明该行为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立法者在某些犯罪中之所以特别强调“数额”,主要是因为在其看来,数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行为的危害性程度,符合数额要求的行为或者结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3]  数额既然是犯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的耦合式的构成理论,则只有在数额要件与其他一般的构成要件齐备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数额犯。假如数额要件缺失,即使其他一般的构成要件都已具备,也不构成犯罪。换句话说,对于数额犯,即使行为人有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

7、故意,而且客观上也实施了侵害行为,但如果实际侵犯的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法定的定罪数额标准,也不能认为构成犯罪。二、数额犯的犯罪故意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刑法上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4]犯罪故意包含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一般认为,行为人的认识因素包括行为人对于自己行为性质、行为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的认识。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又包括对行为手段、方法的客观(自然)属性、行为对象特征

8、以及行为社会属性即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等。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故意犯罪时的控制状态必须具备的内容。而所谓的控制状态,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危害犯罪行为时“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活动过程。[5]按照刑法理论对于犯罪故意的定义,数额犯的犯罪故意,应以行为人明知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对象将会达到法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额,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为必要构成要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