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ID:10568832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_第1页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_第2页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_第3页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_第4页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财产性收入”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理论有着丰富内涵和新意,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30年来的巨大成就。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社会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新意的提法,体现了我们党基于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决策,表现出在我国改革发展近30年来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

2、、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社会发展差距,构建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产性收入的内涵解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是指多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更多”意味着覆盖面更广;“群众”就是咱老百姓;“拥有”就是合理合法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指各方面的财富,涉及到诸多金融理财方式;整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3、。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利于使无财产者有信心、有财产者能安心,使人民安居乐业、仓实礼全,进而使和谐元素增多,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一般来说,从收入形式上看,财产性收入属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即工资性收入(工资、薪金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社会捐赠、社会保险、辞退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大约在2%左右,主要来自居民银行存款利息等。  对财产性收入这一概念的内涵解读综合起来有这几个方面的观点:  1 中国

4、古代哲学著作《孟子》中将之诠释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这里所说的“恒产”,是一种可以让人获得心理安全感,法律上的认可与社会承认以及有保障的私有的物质财产。通过拥有、增加“恒产”——“财产性收入”,让百姓产生、巩固“恒心”——信心、安心。  2 经济类词典上对“财产性收入”的解释是:“指金融资产和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给他们支配,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它的主要形式有:利息、红利、地租等。”如在企业总资产分类中的“非生产性资产”,就包括住房

5、、医院、学校、商店及其他为职工服务的福利设施。而有时还包括一些隐蔽的资产,主要是指具有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金积累性质的那部分资产。可见,这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的解读。财产性收入与投资性收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投资是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将货币或资源等经济要素投入某一领域以形成资产的经济活动。投资性收益就是从投资活动中获得的收益。对比两者可以看出,投资性收益与财产性收益具有一些相同点,包括:都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收益的一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财产性收入中有一部分是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获得的收益,投资性收入则是货

6、币或资源等经济要素投入某一领域形成资产的活动而获得的收益。此外,投资不一定完全是为了获得收入,如投资公益事业就不是为了获得收入。  3 严格意义上,“财产性收入”这一理念应该从我国居民总收入的角度来解读。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它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这涉及到各种投资,比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这一解读是目前比较符合中国政府提出这一理念的本

7、意的,被理论界普遍接受。  4 对“财产性收入”还可以从法律意义上结合财产权的法律属性去理解,将它定义为利用财产权获取的经济利益。  按民法通则,我国公民享有的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还有知识产权。财产按其拥有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财产、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和公民个人的财产。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尽管增加国家的财产性收入与增加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性收入也会间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但十七大报告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显然这里所谓的财产性收入,是指

8、让更多的公民个人利用其财产获取经济利益,包括公民个人利用其合法收入进行各种投资所获取的报酬,通过房屋出租获取的租金收入,通过储蓄获取的利息收入,通过文物收藏获取的价值增值,通过债权的执行取得的收益,利用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