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47873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开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长方体的认识》。下面我和大家谈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想。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
2、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观念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难点
3、: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墨水瓶盒、课本等。(是我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一、说教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
4、导的教学原则。二、说学法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本节课,我突出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三、说教学程序
5、 第一步: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看看它们都是有什么组成的。学生总结后我会加以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做铺垫。接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教具并引导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展示墨水盒等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然后我适时提问:“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这种利用多媒体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6、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第二步: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抽象图形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让它们把纸盒的整个外部观察一下,然后用手摸一摸,看看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并把你看到的样子讲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在此期间,我会深入到学生当中,引导他们直观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观察结束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在这里我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长方体的外部构成。回答完毕后。大家一起分析刚才得到的结论,帮助学生自己总
7、结出长方体的三个要素:面、棱、顶点。面: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 2.师生共同研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我打算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我列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1)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2)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 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用计算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