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ID:1054240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_第1页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_第2页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_第3页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MCAI的恰当使用摘要:MCAI(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工具。恰当、合理地使用MCAI,对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MCAI;数学;创新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取,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于他人(教师和同学等)的帮助,由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生主动的去观察、主动的去探索并不断消化和理解,最终建立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重视数学结

2、论的得出,而忽视数学形成的过程,脱离学生的经验体系,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而MCAI(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理想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工具。所以恰当、合理地使用MCAI对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若使用MCAI不得当,也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局限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可能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只注意好看的画面、好听的声音,不进行深刻的思考,反而事倍功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使用MCAI呢?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  特点设计、使用M

3、CAI    MCAI的使用,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一般地,在以下方面可以考虑使用MCAI。  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如何形象直观地引出椭圆的定义,进而推出其标准方程,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首先展示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和圆被压扁成为椭圆的动画图,然后画出一个椭圆,并将椭圆上一个动点与两定点(焦点)连结起来,得到两条线段MF1、MF2,接着点绕着椭圆不断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两条线段MF1、MF2的长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点在绕着椭圆不断旋转过程中,

4、MF1

5、+

6、MF2

7、始终是不变的,因此就得出椭圆

8、的定义。通过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椭圆的定义。  处理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比如在函数y=Asin(CAI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都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是对教学事实和数学理论的本质的认识,它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水平和概括水平,它能使我们更深刻认识数学对象,它是数学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分类思想是一种依据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学思想。同一事物按不同的标准则有不同分类的结果;无论什么标准,对一种事物分类,应当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分类

9、思想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很难把握好以上的原则,对分类事物标准不能统一,分类时容易产生重复和遗漏。利用教学软件能够动态地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的特点,设计可控制的动画功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分类思想方法。比如求函数y=x2-x,x∈[t,t+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解本题是渗透分类思想教学的一个极好的例子,难点在于对什么进行分类,怎样确定分类标准。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如下: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细线作出y=x2-x的图像,在X轴上取一点A的坐标为(t,0),由点A平移得点B(t+1,0),由A、B构造在抛物线上对应点C、D,用粗线连接曲线CD,并把t的值由计算机自动跟踪显示,移动点A时,发现

10、线段AB在X轴上移动,曲线段CD在抛物线上运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函数的值y(C)与y(D)的变化情况,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对t进行分类以及如何分类了。利用教学软件架起学生从直观到理解的桥梁,使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动态图形中理解高度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MCAI开展数学实验    例:已知动点P在直线y=a上运动,H是y轴上的一个定点,试求△OHP的内心E的轨迹?  设计思路:利用教学软件建立直角坐标系,在y轴上取一点H,作x轴的平行线y=a,在直线y=a上取一点P,连接O、P、H成三角形,并且作出该三角形的内心E。  设计动画,让P点在直线y=a上运动,跟踪E点的轨迹。  操作实践

11、:(1)在直线y=a在拖动点P,观察轨迹变化;(2)在y轴上拖动点H,观察轨迹变化。学生通过上机实践,首先发现E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段,在第二步操作实践后发现轨迹还可能是线段。观察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他们主动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图像形成的原因,检验数学实验的结果。此时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轨迹的变式,比如求三角形的重心轨迹、外心轨迹,让P点在其他曲线上运动,求解相应的轨迹。让学生选择一种变式,继续做数学实验,观察图形的变化,并用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