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

ID:1054134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_第1页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_第2页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_第3页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_第4页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摘要]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的设想,并具体阐述了其所具有的“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三个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构建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实施途径三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就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创新[作者简介]田雷(1968-),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江苏苏州215137)[中图分类号]G7

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89-025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成为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形成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服务工作”这两个主要的建设内容。审视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我们认为除了应继续加强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从系统化、一体化的角度,加快构建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体系,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效性。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就业教育体系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展开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要素总和。当前从就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角度,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组织领导机制的一元性有待强化。目前,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网络,但这样的组织领导机制在运行中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形成“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就业教育体系没有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就业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度不足。2.工作运行机制的效能性有待提高。就业工作和就业教育具有复杂性、

4、长期性和全局性,因此设立专门的工作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员是保证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各相关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工作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缺乏科学性,有时甚至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系统内部的统一性不够,就业教育的“合力共振效应”不理想,尤其是缺乏目标一致的整体设计和协调合作。53.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性有待完善。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课程教学”和“就业服务和管理”。课程实施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感觉实用性不够。就业服务工作常仅限于方针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发布等

5、,零碎而不系统,计划性、主动性不够,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各种需要。同时两者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之间又缺乏有机的、一体化的融合,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光说不练,光做不育”的“两张皮”问题。因此,就业教育还未真正全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实施模式存在的根本问题。二、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思路所谓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是把就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同步实施、同步评价,并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就业教育就不再只是作为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游离或附

6、加于人才培养系统之外。而是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成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1.完善体系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体系要解决校内专门课程教育、就业服务工作和就业教育活动之间缺乏整体设计、相互协同的问题。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忽视就业教育5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问题。真正做到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整体规划“就业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就业教育目标的确立和细化、就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开发、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教育过程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等,使之成

7、为一种完整的、有效的职业素养训练系统。同时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性:一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二是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于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体现其连贯性;三是实现相关工作系统的整合,提高教学系统和学生教育系统的整体性。2.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除了要完善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的整体外,还需要按照活动课程的建设要求,专门设计具有校本特点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各专业据此编制于人才培养方案

8、之中,分学期地对全体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活动课程)。当然,设计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在原有课程系统中简单叠加一些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传统课程,而应是在深入研究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采用现代课程开发技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育的内容及其实现的载体。53.突出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就其形成规律而言,强调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