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36177
大小:11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07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计划,不断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2.0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8%。今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55万人,2016年减少1.55万人,2017年减少1.75万人,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一、立足贫困实际,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积石山县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实施方案》、《积石山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档案资料目录方案》,建立了乡镇有扶贫工作站、村有驻村工作队、户有责任人的“三有”精准识别工作机构。按照州上提出的“131”贫困村识别法和“9771”贫困户识别法,通过“户申请、社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严格落实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贫困户识别“两公示一公告”的公示审核制度,完成了72个贫困村和8.63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根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有关要求,组织帮扶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详细了解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村一规划一平台”、“一户一计划一清单一台账”的要求,因村因户施策,制定了帮扶增收计划,填写完成了《贫困村登记表》、《贫困农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和信息录入上报及建档等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和“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思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列出帮扶工作清单,实行清单式精准扶贫,实现了精准扶贫项目到村、资金到户、责任到人,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突出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精准扶贫。 根据集中优势资源和财力办大事的要求,积石山县把资源资金整合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部门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和集中,扶贫项目实现了集成化,使扶贫方式更加精准,扶贫成效更加显著。一是着力推进羊产业试点县工作。抢抓积石山县被列为全国羊产业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精心编制完成了《积石山县羊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扎实推进羊产业发展试点县工作。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实际,用足用活国家每年2000万元的羊产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规模养殖场、联户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建设,扶持引导千家万户发展养殖,进一步壮大畜牧产业规模,提高养殖业在人均收入中的比重。2013年国扶办下达羊产业扶贫资金2000万元,为20个贫困村每村注入互助社资金50万元,扶持群众发展养殖等产业,在刘集乡肖家村等6个贫困村扶持建成联户养殖小区6处,联户养殖新模式得到了贫困群众的欢迎,正在全县积极推广。2014、2015年度主要扶持20个羊产业试点村、贫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及扶贫龙头企业,在20个试点村扶持发展贫困户联户养殖小区,扶持贫困户400户,对72个贫困村的2386户特困户进行定向综合扶持,扶持发展清真羊肉餐饮店50家,新建清真羊肉屠宰销售点20处。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畜牧业发展,到年底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12.3%提高到29%。二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瞄准最贫困最偏远的农村,加大投入,集中攻坚,全力实施农村路、水、房等民生工程。近两年,硬化农村道路61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今年全面建成投资3.8亿元的积石山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全县各族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建成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城城区供水水源改扩建工程,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4820户;投资1.3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10户;投资1.68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7个,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坚持产业富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全面落实州上富民增收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等富民 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近两年,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5万亩以上,膜侧油菜3万亩以上,旱作农业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农业总产值达6.6亿元,增加值达3.5亿元。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县花椒核桃栽植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和11.7万亩,总产值分别达到1.9亿元和3600万元,主产区人均增收2500元和550元。通过“雨露计划”扎实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共培训劳务人员1.8万人(次),有组织输转13.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73亿元。着眼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和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政府+社员+企业+其他”的注资模式,在全县16个乡镇的134个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搭建农村融资平台。累计筹措资金1.07亿元,发放借款1.34亿元,10753户困难群众直接受益,为发展富民产业、脱贫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撑,逐步形成了创新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四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理念、加大投入,全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着力提升全民素质。县财政每年拿出2300多万元,对全县所有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认真落实教师培训、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贴、班主任津贴等激励措施,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农村幼儿园,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75%,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33%,文盲率下降到2%。建成乡镇幼儿园15所,小学营养灶食堂50所;投资1.01亿元的移民中学和投资1.4亿元的县民族中学完成主体工程,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乡镇卫生院5所,建成村卫生室30个,投资3747万元的县中医院正在建设。加快文化体育发展,新建村标准文化室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五是着力开展社会帮扶。按照“三个深度融合”的要求,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合力攻坚。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双百双联”、“千名干部助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等活动,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突出帮扶重点, 强化帮扶措施,助推扶贫开发。省州县乡四级148个单位的6106名干部与145个村的14140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帮扶。两年来,各级帮扶单位共协调落实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305项,落实帮扶资金1.03亿元,帮扶物资折价1282.6万元,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05亿元。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县上抽调581名干部组建了145个扶贫、双联、党建“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各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任本村党支部副书记,充实村级组织力量。加强与国侨办的联系协调,在项目、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地帮助支持。紧抓临夏州与厦门市达成东西扶贫协作示范区协议的机遇,组织人员多次赴厦门市海沧区对接联系,在基础建设、产品销售、劳务输转、干部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正在积极落实。以全国“扶贫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以“助贫、助学、助老、助残、助立”为主题的扶贫济困“五助”活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帮助扶贫开发,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格局。三、注重扶贫成效,切实加强精准管理。根据精准管理的要求,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为目标,依托甘肃省扶贫信息系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扶贫对象动态化信息管理体系,着力加强信息、资金、责任等方面的精准管理,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成效。一是加强信息管理。以村为单位,在72个贫困村建立了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县扶贫部门、乡镇扶贫工作站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进一步加强合作,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对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动态调整。随时了解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情况,并及时录入扶贫信息系统,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从而提高了精准扶贫的成效。二是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省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和州上《加强州级扶贫资金监管的意见》,围绕精准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深入开展“规范预算管理、规范项目程序、坚持会计制度、坚持源头预防”活动,促进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加大监督监察,及时查 处违纪违规问题,确保扶贫资金规范管理、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效益。三是加强责任管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谋划协调、统筹推进和督促落实,县扶贫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负责抓好项目规划、工作台账、进度计划、监督监管等工作,协调指导各乡镇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各乡镇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督促贫困村、贫困户及帮扶工作队落实好各项扶贫措施。中共积石山县委办公室2015年4月9日篇二:XXX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XX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驻村第一书记xxxx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因地制宜制定特补乃吾村扶贫计划,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第一书记带队对特补乃吾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情况如下:一、XX村基本概况特补乃吾村系全县重点贫困村,平均海拔2200米,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6个小组、227户、1021人。耕地面积8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烤烟等,养殖猪、牛、养、鸡等牲畜,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彝族聚居村。2014年全村地区生产总值416万元,人均纯收入4638元。2014年,在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精准识别出5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人。XX村生产、生活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落后。一是交通难。辖区6个村民小组至今还有1个组没有通路,有2个组还是泥土路,没有实施道路硬化,道路狭长陡峭,雨天路滑,只允许摩托车通过,给村民运输农副产品和出行带来不便。二是饮水难。全村还是100户,450人饮水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水质差,没能够用得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人居环境条件差。村里大部分贫困户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差,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物品,村中卫生条件差,垃圾乱丢,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机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但形成不了规模。引入了核桃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缺乏技术指导,没有致富带头人。(三)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产生、生活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只限于填饱肚子,生活质量不高。(四)卫生设施及设备配置欠缺,疾病防控能力差,看病就医难。村上没有村卫生室,村医生集中在乡卫生院看病,乡卫生院设备简陋,药品不足,人手不够,缺乏技术,只能看一些小病,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二、导致贫困村贫困的原因(一)自然环境原因。XX村属于高二半山,海拔高,人均耕地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通讯缺乏,信息闭塞,生产和生活条件差。(二)自身原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素质还偏低,思想保守,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慢,生活要求低,局限在吃饱阶段,存在“等、靠、要”思想。(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机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仅靠烤烟产业支撑经济。新培育的核桃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三、解决贫困村现状的对策(一)产业扶贫。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壮大烤烟产业、培育核桃产业、开发劳务产业、巩固畜牧产业,通过五大产业支撑,实现产村相融,壮大村民实体经济。(二)基础设施扶贫。突破交通制约瓶颈,大力发展交通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村民住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信息网络工程。(三)教育扶贫。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控辍保学“六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四)卫生扶贫。提升乡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加大重点疾病预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五)生态扶贫。抓住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积极实施林果、核桃产业,打造生态新村。篇三:县中医院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盐源县中医院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15年6月5日-11日,根据县委关于开展第五轮民情大调查暨精准扶贫大调研活动要求,由副院长赵明、沙学华带领我院党员干部职工一行14人,深入群众,就帮扶对象情况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走访了盖租乡的格洼村。本次调研主要通过与困难群众进行座谈的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当地情况。一、帮扶村基本情况格洼村:位于盐源县西北部,距县城130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乡道均为临崖土路。辖15个村组,186户,总人口为1380人,党员21人。男性劳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在村住户中妇女,老人、儿童相对居多。全村主要以种植核桃、青花椒及饲养山羊、牦牛为主要经济来源,可耕种用地面积较少,大部分为山地,年均收入水平较低。二、存在的问题(1)该村人口多,看病就医难,需要新建村卫生室。村到乡上距离较远,限制了格洼村村民到外就医的不便,本村也没有卫生室,人员结构中老人、小孩占绝大部分,更加加剧了就医困难。该村现有专科学历医学专业医生3名,路已修通,水、电问题已解决,可无偿提供修建卫生室的土地。(2)村支部活动室已陈旧,需要修善且需添置办公备。-1-三、帮扶情况1.前期以“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为载体,联系帮扶盖租村及格洼村,分别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户,受益群众达90余人,落实帮扶资金10000元。民情恳谈30人次,办实事办好事2件,为盖租村、格瓦村解决生活困难,购买3000米水管,解决格瓦村饮水问题,积极帮助该村,联系落实改建该村檐沟。为盖租村提供肥料100袋,水泥10吨,累计折合资金金额达10万余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到盖租村及格洼村开展义诊活动,诊疗病人20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折价1000余元,发放防艾、中医知识等宣传手册200余份。2.此次为期一周的入户精准调查,共为66户困难户每户发放医院职工捐助款200元,共计16100元;为村支部活动室捐款3000元,用于购买桌椅等。在村长、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走访了该村10户困难户,共填写了10份贫困户调查表,走访10户普通人家,共填写了10份民情调查问卷,在走访的过程中,一并对新农合报账等医疗惠民政策 等做了宣传。四、工作思路及建议1.在今后的帮扶过程中,我们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开展帮扶,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社会稳定这一宏伟目标添油助力。-2-2.积极开展送医送药活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引导群众开展乡村风貌整治,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助力村级组织建设,为推动全村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3.医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好帮扶措施,抓好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倾听群众呼声,摸透村情民意。并通过定期走街访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获得一手资料,针对问题,制定措施,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成效。4.建议水利部门在建设惠民项目及工程过程中,项目资金要向生活用水困难的村组倾斜,要切实的减轻农民负担,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饮用水与生活用水系统网络。5.针对缺医少药、村支部活动室陈旧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向县卫生局及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在可否建立村卫生室、改善支部活动室等问题上加大辅助力度,全力支持村医生到中医医院免费培训及进修学习。6.鼓励村民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我院将努力为无力购置树苗的帮扶对象提供部分树苗,引导他们合理种植经济作物。-3-盐源县中医医院2015年6月15日-4-篇四:关于沙腔乡核桃坪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沙腔乡核桃坪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推进县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调研组于5月26日、27日深入沙腔乡核桃坪村开展工作调研,通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基层座谈等方式方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该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诉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村情概况(一)村情简介。现在的核桃坪村是2010年由原下核桃坪村和原上核桃坪村撤村并组而成,人口382户、1842人,耕地8100亩,退耕还林2304亩,荒山6800亩,低产茶园900亩,良种核桃55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和黄豆为主,辖6个村民小组,沙二路横贯全村6.5公里、上下核桃坪组和斯密罗科均通公路,而磨子坪、小沟、司儿湾处于山顶尚未通公路,全村现有低保133人、五保3人、孤儿5人,教学点1个、1-3年级学生98人。(二)产业发展。2005年市纪委和市科技局对口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2600亩茶园,因产茶迟加上技术管理不到位效益低下,现900亩。2006年市军分区帮扶在核桃坪实施了960亩良种核桃,因品种或者气候原因无法挂果,现在仅剩550亩,只能当烧柴。近两年磨子坪等乡政府帮扶新增造林4000余亩,小沟等群众逐渐扩大了山羊养殖规模。(三)农民收入。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30人,支撑全村年均收入2400元。季节性打笋子两次,支撑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退耕还林、农资直补、低保供养等政策性收入,达到全村年均收入450元。高山3个组部分养羊户年出栏山羊近10头,矮山猪、鸡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养殖业目前带动收入不大。未流转的柳杉造林全村6000余亩,按每亩年产值250元算,拉动全村年均收入800元,但有个“留存争取”的过程。合计人均年纯收入4100余元。目前暂无村集体收入。(四)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群众用水方便;通村公路在市军分区帮助下已经硬化,上下核桃坪和斯密罗科3个组在“沙二路”沿线通公路,磨子坪、司儿湾、小沟3个组都在山顶没有通公路,但均已建成1.5米宽的水泥“联户路”。;全村实现了农网改造,已通电;通讯信号尚未全覆盖,其中磨子坪、司儿湾、小沟3个组手机信号还比较困难;全村“村村通”卫星电视已全覆盖。 (五)基层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全村共计党员36名,村级班子设有支书、主任、副支书、文书、纪检小组长,县上下派了林业局何卓刚为第一支书,乡上下派了大学生村官曾珂为村副主任。村级活动场地建设比较完备,村级办公经费全部兑现到位,每年5万元的公共维护经费全部用于水管维护、铁索桥维护、危岩处理、垃圾转运等。村两委比较团结,村组干部的群众威信较高,但文化素质底,致富发展作用不强,因此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完成乡上交办的目标任务上作用发挥良好,但是在引领发展上作用较差。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政策宣传。严格遵守县上规定的“两公告一公示”,共计公示到组3次并结合“两项测评户户见面”把贫困户的识别要求、程序要求逐户的进行宣传讲解。(二)严格选贫程序。坚持乡上监督、村上引导、组上组织、群众做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户长会确定初选名单,再将初选名单汇总到村,村上召集全体干部和群众代表排序再公示,县上指标公布后以贫困程度的排序取舍,在集中全乡名单在乡场镇公示。目前全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63人,脱贫32户147人,预脱贫6户23人,未脱贫42户193人。(三)强化督导检查。5月12日至22日乡纪委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抽查,督查共计72户、其中识别对象45户,知晓率高达100%、公开反响良好。(四)充实《扶贫手册》。结合沙腔实际制作了《贫困户调查表》补充到《扶贫手册》中去,增加了户口数和实际人口数,耕地林地荒地资源普查,“七通七有核查”、“四因三缺一差分析”,已享受的惠民政策,现阶段帮扶计划,种养殖和务工创收台账等。(五)初步归类分析。全村338户,因病80户、占23.7%,因残38户、占11.2%,因学53户、占15.7%,土地流转缺生产资料的16户、占4.7%,缺种养殖技术和务工培训的44户、占13%,超生家庭负担重的111户、占32.8%,有干劲需要资金帮扶的84户、占24.9%,交通住房条件差的49户、占14.5%,酒疯子贪懒好吃的35户、占10.4%。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一)客观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艰苦。核桃坪村地形为“两山夹一沟”,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加上村民居住分散,耕地少且土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灾害高发区、高寒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五是是陈规陋习致贫,该村是纯彝族聚居村,由于受彝族传统习俗的影响,“薄养、好攀比” 。六是医疗条件落后,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久而久之,小病就变成重病,从而影响自身发展。(二)主观原因。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和精准扶贫政策不配套。2013年以来“两边一川一区”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沙腔乡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县第一累计达1400余人。但当时承诺的是户口转变村民享受的惠农政策一律不变,但现阶段的计生、民政、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却没有执行这一承诺,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县级部门抽查方式有待转变。沙腔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为家庭户主的达到了800多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登记的电话号码均为户主电话,工作开展中大量的宣传和接待干部入户以在家妇女为主,单纯的电话抽查无法全面反映沙腔乡的工作开展情况。三是脱贫人口存在“一刀切”。今年县上给沙腔乡已脱贫数量是根据去年上报已享受惠农政策人数,已享受惠农政策不代表已脱贫,导致沙腔乡现在已脱贫数量基数过大。四、发展意见(一)开展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托底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二)推进产业化扶贫。一是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带动造林,并或者造林政策性帮扶。二是采取“规模化、示范户、散养户”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开展林下养殖,壮大本地山羊规模,力争各户均年出栏10头山羊。(三)加大智力扶贫。突出智力扶贫作用,发挥技术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扩大务工输出。一是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尤其是年轻闲散人员的外出创收,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庭关爱问题。二是加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鼓励群众走出去就业创业,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五)加强基础建设。一是以下一步三房改造为契机,解决贫困户住房困难的问题,切实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异地搬迁扶贫;二是继续加强乡域道路交通建设。对未通路的组新建,确保组组都通路,从而为困难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特色寄宿制学校和各教学点的修缮维护工作,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四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移动基站、电信基站和电信网络光缆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加网络覆盖率,拓宽群众信息渠道。五、工作建议(一)以先进带动后进为抓手,推进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核桃坪村现有党员36人,只占全村总人口的0.02%,比例太低。且现有的党员中,近一半属于老党员,年龄偏大。村党支部要积极发展党员,为基层党组织输进新鲜血液,助推整村发展。(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核桃坪村党支部领导干部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全村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指派党员作为建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指导员,组织全体党员与核桃坪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通过知识帮扶、政策帮扶、物资帮扶等形式,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共谋脱贫致富之策,共商发展大计。(三)积极汇报困难。协调主观制约。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的汇报工作情况,积极与民政、计生、扶贫、公安等部门沟通衔接,早日解决政策上的冲突与困难,为村民争取更多的惠农政策。(四)实行分类指导,做好精准扶贫。按照现有经验,实施项目整村推进是一个很好的分类指导方式,建议加大对贫困农户贫困人口的脱贫分类指导力度,实现基本生活靠农村低保,脱贫致富靠扶贫政策,真正体现“真扶贫、扶真贫”。篇五:精准扶贫工作汇报蒿坪镇黄金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2015年5月22日)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自2014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14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三、保障措施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黄金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五、意见建议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县政府办所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领导亲自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办公室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真抓落实,扎实搞推进。但是目前推进程度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尽职尽责,尽力而为做好驻村扶贫工作。篇六: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县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县地处**边界,下辖十个乡镇,总面积728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5%,有19个贫困村,全县现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贫困户12264人,通过调查分析,致贫的原因:1、因家庭劳动力缺少致贫的3820人;2、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致贫的1160人;3、因孤寡残、五保需社会保障致贫4225人;4、其他原因致贫3059人。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2014年度上级扶持我县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38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24条32公里;水利设施4条1350米;绿化、亮化工程1处;文化活动广场9处。近几年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县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二)、以促进生产发展,全力推进产业扶持。今年是产业扶持第一年开始,上级下达产业扶持资金380万元,我县19个扶贫村以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县19个贫困村制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19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的难题。(三)、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中心,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我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结对帮扶,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今年我县完成“雨露计划”培训共210人,下拨资金19.8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80人,拨付资金12万元,转移就业培训130人,拨付资金7.8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对象手中,转移就业率达100%,有效的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四)、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重点,确保移民搬迁的政策落实。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因此,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要求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同时要求县级相应资金配套到位,确保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强力推进,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2014年省下达我县扶贫移民搬迁任务598人,通过乡、村、组层层把关摸底,在充分尊重移民对象的意愿下,全部进行集中安置,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确定在长平乡淡塘村“工业园安置点”,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封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起动,全县108户598人已签订协议搬迁入住。三、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一是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分解扶贫开发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乡镇和帮扶部门,确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加强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完成各阶段扶贫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对照整村推进开发目标,通过重点突破,示范建设,圆满完成了“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任务。三是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启动贫困村干部培训工程,不断增强贫困村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扶贫开发能力。四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等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访贫问苦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机关干部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主动性,并且每年年终岁末,县委县政府领导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走访低保、五保户,优抚对象,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找资金,找政策,找出路,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讲扶贫、议扶贫、干扶贫的良好氛围。(二)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村屯道路,人饮、通电、贫困户住房改造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生存难”等实际问题,为消除贫困地区自然条件障碍,奠定发展基础创造出良好条件。(三)坚持以贫困村产业培育为支撑,着力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问题。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将产业开发与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紧密结合,选准果品、蔬菜等特色经济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实行片区开发,综合布局。 (四)坚持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大力实施智力扶贫。一是积极开展扶贫方针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法纪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脱贫的信心,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二是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农业科普知识,推广农业新成果、新方法,努力增强贫困群众就地创业、自主脱贫能力。三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抓好贫困劳动力的转移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基本务工技能,拓展就业门路。(五)落实项目资金监管措施,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使用报批制、公示公告制、专户核算制、县级报账制、监督审计制等“六项制度”。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摘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帽子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面临以下问题和困难:(一)扶贫形势依然严峻。通过扶贫整村推进后,我县贫困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分散,其居住条件很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二是这部分贫困群体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在国家实施低保政策后,尽管这部分人温饱已得到解决,但现金收入较少,生活质量不高。三是贫困群体弱势地位十分突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整体收入远远低于城镇,而贫困群体的收入更不能与城镇收入相比,在长期的贫困状态下,其思维方式更加保守,心理素质极其脆弱,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必须对这部分人实施全方位的扶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四是贫困对象综合素质低,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难度大,脱贫致富能力低。五是现阶段扶贫政策及力度在不断加大,而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二)贫困人口致贫和返贫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始终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群众因灾、因病等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任务十分紧迫。(三)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点村所要解决的问题多,面很广,所需的财力很大。几乎所有的重点村修几条水泥街道,就需要好几十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本身都不够用,还要群众自筹几万元,才能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自筹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一般在20%— 50%之间,有的村因居住的很分散,由几个自然村组成,工程量很大,所需资金就加大很多,自筹资金量和财政资金量投入几乎是1比1,甚至更多,造成贫困村自筹资金的筹措难度很大,工作极其难做。加之扶贫开发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村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主要面向全村群众,对于绝对贫困户没有扶持资金。五、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面对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有利契机,以道路、供水、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来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村行路、饮水、卫生、移民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进一步开发壮大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中,大力发展内容丰富的绿色产业。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积极树立“要我做为我要做,给物不如给项目”的理念,变救济式扶贫为开放式扶贫。以“筑巢引凤”的开放心态,把企业引进来,把扶贫户、扶贫资金与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激励措施,让企业得以突破发展,最终实现“特色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贫困群众致富”的目标。(三)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创新并做到七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扶贫项目的确定要与贫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二是选定贫困对象要与低保政策相结合;三是整村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是政府引导与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五是项目整合与资金整合相结合;六是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