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33457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高职生性道德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生性道德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生的性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轻率性,原因在于高职生性生理、性心理的成熟与性道德、性社会化发展的滞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性道德教育应应抓好4个方面:一是了解自己,建立正确的性道德价值目标;二是理想激励,兴趣转移;三是学校教育是性道德教育主渠道;四是家庭、社会教育是性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导向。 〔关键词〕现状;成因;教育对策;高职生性道德 高职生性道德教育是高职生性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性
2、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我国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少女怀孕等现象时常发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加强对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高职生相对于普高生和其他大学生,学业压力较轻,受社会环境影响更广,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在性道德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偏差。 一、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性道德观念陈旧与开放交织 从调查看来,高职生的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留有旧传统的烙印,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贞洁观念淡漠并受传统贞操观念的影响甚深
3、 “贞洁观是爱情的男女双方之间对爱情忠贞专一的共同道德要求。”〔1〕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大都出生在1990年前后,受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影响很深,对待性的问题更加开放,贞洁已经不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而对待同居的态度还会生出类似互相攀比的心理。同时高职生的贞洁观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子的贞操十分重要,性贞洁感成为女性最高的道德标准,而男子没有什么‘贞操’问题,女子‘失身’受社会歧视的程度要比男子发生同样问题严重得多”〔2〕242,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在新时代的高职生身上仍有表现。 2.对婚前、婚
4、外性行为和高职生恋爱表现出肯定与宽容,性责任感淡薄 此次调查中,大部分高职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对女生怀孕的现象持相对宽容的态度,由此也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生对性交行为的态度比较轻率。此次调查高职生对婚外性行为的看法,持肯定态度的也比较多。 恋爱,是高职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这种现象近几年在高职院校校园中日趋普遍,社会上对此也是看法不一。高职生中认为谈恋爱“应禁止”、“应限制”的很少,多数认为“应正确引导”,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就是认为对高职生谈恋爱“应任其发展”的也有一定的比率。 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和高职
5、生恋爱的肯定与宽容表明他们缺乏责任感,还不懂得性的追求是与性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性道德行为的自主性、轻率性和可变性 在此次调查中,有78%的高职生想与异性交往,有52%的高职生有异性朋友。尽管绝大部分高职生认为男女同学应大方地进行群体交往,然而仍有一部分高职生从对一般异性的好感阶段转入了一对一的恋爱阶段。可见,高职生的性道德行为因其独立意志开始发挥作用但性的社会化远未成熟使得他们的性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轻率性。 高职阶段是性行为初步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尚未定型的时期,因而他们的性行为与成年人相比有更大的可塑
6、性和可变性。这也是在高职阶段必须进行性道德教育的原因所在。 二、高职生性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高职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社会化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我们一至三年级的高职生年龄正处于接近异性的“狂热期”,这时候的男女青少年由于生理的发育和对性的基本了解,陌生感与畏惧感逐渐消失,产生了异性相吸的心理与彼此接近的需要,在行为上表现为喜欢相互接近、交往;据相关资料表明,16~18岁是一个向往与异性交往、想接触异性身体、性冲动出现的高峰期。而四、五年级的同学则大多是处于“浪漫恋爱期”,生理发育已完成,男女之间的性意向
7、集中于某一个钟情的异性身上。 可见,处于青春期的高职生由于性机能(性生理)趋向成熟,性意识(性心理)发展而产生性的欲望,不少人渴望与异性交往并有时出现性冲动。然而这种性的本能的实现和满足,却要受到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高职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和家庭的相对封闭的求学环境,社会化程度不够,尤其是对性的科学性和性的社会意义一知半解。有了性冲动却不懂得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不知道用法制观念控制自己。可见高职生性生理、性心理的成熟与性道德、性社会化发展的滞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正是高职生性道德偏差产生的重要原因
8、。 (二)高职生群体心理特点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结交同龄朋友的需要,就是这种同龄伙伴集团介于青少年个体与大社会之间,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2〕P44高职生群体便是这种同龄伙伴在高职院校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