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ID:10532089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_第1页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_第2页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_第3页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_第4页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论文摘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努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论文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一、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  (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总结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

2、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删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

3、年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二)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1981年,中共中央在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时,充分肯定了新疆的干部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论断。“两个离不开”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作出的全方位的科学概括,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又指出:“一定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国

4、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

5、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特点的高度概括。这一思想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  (三)劳动人民之间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是与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民族关系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限制同化等为基本特征

6、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因而其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也指出:“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状况,符合我国民

7、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大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lO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

8、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