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ID:23683527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1页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2页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3页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4页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利益协调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利益分化日渐突显,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和利益冲突也公开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谐社会  简介:仲逸智(1973-),女,江苏宜兴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利益问题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焦点

2、问题。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也都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正因如此,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指出:“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1]对此,马克思也曾有过精确地阐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把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3]由此可见,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4]。因而,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利益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人

3、类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之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框架。其它一切社会关系都是这两对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延伸和展开。而这两对关系,其实质都是人们的利益关系,即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关系。这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层次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底蕴。因此,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在要求。(fw.nseac.编辑发布)  自从人类社会分化为不同阶级、阶层之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之间就形成了对抗性矛盾。与以往社会形态不同,社会主义利益关系是在人民根

4、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群体利益、个体利益有差异、且不断得到协调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矛盾冲突的社会。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益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与深入,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利益结构的调整呈现出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动态轨迹。在此过程之中,我国的利益关系发生了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  (一)利益主体多元化。首先,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促进了利益主体的明朗化与原有利益主体的分化。如,政府、企业、个人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工人、农民等阶级的流动分化等。其次,经

5、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多种新的利益群体的产生,如个体、私营企业主等。另外,还出现某些利益主体的畸变,非正常分化的隐蔽的利益群体的形成等等。  (二)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与表达公开化。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老百姓的利益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要求多元化的精神满足。二是多元化的政治要求。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进程的逐渐推进,通过组织、舆论、直接行动等渠道实现了利益表达的公开化。  (三)利益手段多样化。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同质多样”。即同类谋利手段,具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农民过去大部分通过集体分配实现利益,而现在,可从事不同的产业和经营

6、不同的业务谋利。另一类是“异质相通”。即不同性质的谋利手段起到相通的谋利目的。例如,少数党政干部搞“以权谋利”、“参硬股”、“官倒”等等。中国大学排名  (四)利益多样化。与利益手段多样化对应,利益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工资收入,还包括财产收入、身份收入等。就城镇职工来说,工资收入,就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退休费等;财产性收入,是指社会成员通过资产增值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股票、债券等获得的利息和红利;身份收入是指部分国家干部、知识分子等凭借其身份所获得的部分货币或实物收入。  (五)利益差距扩大化。改革中利益与手段的多样化,私人财物原始积累及“公共”财物产权属性改

7、造的非均衡性,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实现程度也趋于差别化,并且这一差别日益扩大。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下的中国,占社会20%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占国民财富的60%,甚至更多。而对其他80%的人来说,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是生活中每天都不能不面对的现实[5]。亚行揭露:中国基尼系数扩大到0.473,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6。  (六)利益关系复杂化与冲突公开化。随着利益主体与需求的多元化,利益手段与的多样化,我国的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出纵向权威性利益关系与横向契约关系互相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同时,随着利益关系分解和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