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04160
大小:5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简述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的思考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的思考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 论文摘要:就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股权结构设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其原因是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缺位”所致。在整体股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重点只能针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趣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股权结构的设置是中国经济休制改革过程中。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土特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当初被誉为“中国特
2、色”的存在,导致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中积累了许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改善资本市场服务不公平.也影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我国加人wto后,虽然并不意味着外资会大举进入a股市场。但这一市场显然要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作为资本市场发展基础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结构问题解决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功能与效率。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划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占股票总额62%以上的非流通股不能流通,且股权高度集中于国家和法人企业.“‘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
3、 (一)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l.股东大会流于形式,投票选举机制失灵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使得“独大”的股份控制了公司的绝对权力.由于不同股东利益上的差别,往往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在公司经营决策中得以体现,看似平等的“同股同权”原则在目前高度集中的股权下只不过成为一种“口号”。.占少数股份的社会公众股因数量弱势在股东代表大会上不能左右大会的决策,形成了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股东的投票选举权流于形式。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政府主导型上市公司中,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现象。掌握企业最终控制权的高层经理,在内无监督外
4、无压力的情况下全权经营企业。所有者则被排除在企业之外形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要说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就是大股东的利益也难以保护。从近几年一些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空壳化现象不难看出问题的严重性。3.董事会功能缺损.监事会功能有限上市公司的治理核心是奄事会,它担负着独立、公正行使管理的职能。而目前上市公司中,除个别的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外,董事会成员几乎都是由原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出任。董事会与经理层人员严重重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成为较为普遍现象.1999年仍有200多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大
5、权独揽提供方便条件。这种既是经营者又是监督者的身份导致董事会无法行使其监督职能。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家既无意愿又无能力监督董事会的职贵履行状况。监事会是上市公司中与董事会处于并行地位的机构,主要职责是监督萤事和经理人员的行为。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中担任监事会的人员多是由纪委书记、内部审计人员等组成。这种构成时的先天不足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流于形式,监事会的机构形同虚设。4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业绩驱动机制和经理激励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报酬结构单一,80%限于工资收人,且水平较低。年薪能达到6万元以上的只占上市公司
6、总数的4.5%,这与私营企业的50.8%,外资企业38.4%、港澳企业的27.3%相比相距甚远。此外,缺少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机制。蜚事长、监事长半数不在上市公司领薪,四成多不待股,四分之一的总经理不在公司领薪、持股,使他们的切身经济利益与企业发展好坏无关。另外,经营者业绩好坏与薪酬高低不挂钩,如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平均居行业末位的房地产业老总的年薪却居首;总经理年薪前三位的企业中有两家是亏损企业;而沪深两市每股收益最高、净利润总额居第九位的五粮液老总的年薪却在30。位之后,这种激励机制怎能不导致老总们不思创新
7、及以尽可能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效益呢?单一的报酬结构和较低的工资待遇及毫无业绩驱动的机制,是企业经营者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老总们的控制权以及由控制权而产生的过渡在职消费和隐性收入。5.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影响证券市场的基础是上市公司,其业续的优良是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推动股指上扬的原动力。而我国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不能反映企业真实业绩,如1996年至2001年6月中旬6年时间里,深沪两市综合指数分别上涨了5158点和1715点,而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不但未涨反而呈逐年下降之势.1996年以来两市上市
8、公司业绩为0.38元,0.28元,0.125元,0.22元,。.20元,0.174元,不但业绩呈下滑之势.上市公司亏损队伍也日渐扩大。1995年为17家、1997年41家、1999年81家、2000年121家、2001年150家,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亏损企业增加到216家,占上市公司的1800,比上一年度增加近6%,而对整体不断下滑的业绩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